**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是隶属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政府公共职介机构,下辖两个分中心。近年来,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多次获得“**市政务公开文明示范窗口”、“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今年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全省劳动保障系统首家省级“青年文明号”。我们的做法是:
一、树立“零收费”服务品牌
我们本着“亲民、利民、便民”的原则,树立人民群众信任、满意和依靠的公益品牌。一是推行免费服务。职介中心从1996年成立起实行免费服务。软件、硬件建设的投资均由市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筹措,从未收取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任何费用。免费服务项目包括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供需洽谈、素质测评、远程面试和心理咨询等,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均可享受免费服务。二是推行主动服务。为了知群众之所求,做群众之所愿,我们做到“三个主动”。第一是主动收集岗位信息。坚持每周二、四深入用人单位联系空岗。现已与**市5000多个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天保证有100多个用人单位、2000多个空岗信息。第二是主动举行专场招聘会。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联合各类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还走进高校免费为毕业生提供职介服务,并与几十所院校达成协议,共同做好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考评认证、就业推荐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工作,拓宽了服务范围。第三是主动推荐困难群体就业。如观沙岭街道某职工下岗后情绪十分低落,我们得知后,主动跟她联系,鼓励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在我们的帮助下,该职工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三年来,我们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8面,感谢信700多封。三是推行特色服务。我们采取“一对一”的援助办法,要求每个职介员每周至少援助1名特困人员实现就业。我们还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动员企业招用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如得知沐林华天放心早餐工程和鸿溢水业可提供310个适合“4050”人员的岗位后,我们迅速组织了1500名困难职工参加应聘,使306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二、探索“零距离”服务模式
“零距离”送岗位活动,是我们在2003年“非典”期间推行的一项便民服务措施。经过不断摸索和完善,这项活动已成为**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个亮点。一是开展送岗位活动。“非典”期间,不宜举办集中现场招聘活动,我们就把岗位送到社区、家庭和个人。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小型招聘会1650多场,帮助14600多人找到工作。从去年开始,我们不但送岗位,还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贷款。同时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联合开展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二是将服务延伸到农村。按照全国“春风行动”的统一部署,我们深入乡镇、村组,举办专场招聘会16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餐饮、保洁、仓储、物流、建筑等行业2?7万多个就业岗位,使劳务输出渠道更加畅通。三是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积极配合省劳动保障厅举办“五一”、“十一”、元旦大型联动招聘会,积极同其他城市进行交流与合作,扩大招聘活动的影响力,每次招聘会入场单位都在200家以上,求职者达上万人。最近,又与省监狱管理局联合举办首届监狱系统现场招聘会,与349名即将服刑期满的特殊求职者达成了就业意向。全国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四是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我们在职介中心大厅设置了休息等待区、咨询服务台、职业指导室、远程交流窗口、举报投诉窗口,配备了饮水机、纸和笔,发放政策宣传资料、服务指南和职介表格,义务保管车辆,免费寄存包裹、工具,休息日照常工作,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打造“零差错”服务团队
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经验材料
2010-06-17 23:01
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