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的影响下,**山村党支部成为全县最具凝聚力的典范。以XX为首的村班子成员给村民们的承诺就是,每决定一项事情都要开村民大会向群众亮相,而群众给干部们的答复则是,只要是村里号召的事儿,他们就毫无怨言的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建沼气池,全村三百多户家家储石备料。村里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社,村民们积极踊跃入股,目前,全村320多户村民每家都参与了合作社,其中有的村民还是两三个合作社的股民。2007年春,村里为发展经济林项目开展梯田会战,村民们男女老少200多人在无分文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投工投劳,每天从20多华里的山坳里赶来挥锹抡镐上阵,那是在“两工”取消以后许多农村很难组织的场面。以前,村里若开会或组织一项活动,村干部挨家挨户跑着通知,都来不了几个人,至于大会战那根本组织不起来,所以**山的许多荒山,虽然是山定了主,树却定不了根,荒了再荒。然而,2007年春,他们一次性会战就治理荒山500多亩。
XX的赤诚和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山人,也激励着**山人。XX上任不到两年的时间,村里已打了七眼机电井。此前,村里从未打过一眼机电井。而村庄里以经济林种植、野狍训繁特色养殖、菌菇栽培及深加工为支柱的三大产业也已初步搭建成型。山上,新栽植的苹果树、新嫁接的山枣树、山核桃树、新培育的文冠果苗都已经成活,村里的经济林产业将以合作社为依托,以每年发展500亩的速度,利用已有的一千亩荒山和再造的2000亩荒山实现“三个一工程”,即:1,000亩苹果树、1,000亩核桃林、1,000亩文冠果。山下,全县第一家以特色养殖为主的野狍训繁合作社已经成立,56户村民第一批加入了合作社,80多只野狍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养后,正陆续投入农民家中饲养。曾经也是村干部的野狍训繁合作社经理袁林兴奋地说:“将来他们的目标就是利用**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实现野狍局部散养,打造**山野生天然森林公园,开辟旅游业新的经济看点”。
XX对这里的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要带领他们向贫穷宣战,解放他们的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的素质、激发他们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他一上任,就带领他的班子开始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对接,他组织村里凡是有点官衔的村组干部到**去参观,打开他们的眼界;他用以化缘的方式在**企业家队伍中募集的四台电脑,建立了**山村微机室,请本村回家过暑假的大学生办了20多人的培训班,培养了**山村的第一代微机操作员;以委培代训的方式,送有专长的村民去**医院学习医疗知识,办起村里的第一个医疗点;以劳务输出方式组织部分村民去**相关工厂学习机器操作技术,为日后的建厂储备技术力量。28岁的**山村民张玉民已经是**他自己的企业——三兹和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熟练的车床操作工,月工资1800多元。像张玉民这样的**山村民现在在**已有20多人。
XX的赤诚和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及**甘井子区政协,2006年1月,**县政协吸纳XX为**籍**政协委员,并组织了20名政协委员赴**山村结对扶贫。与此同时,**甘井子区政协也在全体委员中发出了向XX学习的倡议,组织20多名**企业界政协委员来**进行对口帮扶,进行项目洽谈。他们还组织部分委员一次性为**山村捐款15万元。
XX起草的这个老区村的发展规划,他向人们描绘过8年后**山的美景:那时**山已漫山绿遍,山上经济林滴翠,山间果树飘香,山下由野狍养殖、文冠果栽植和食用菌链接出的三大工厂……野狍宰割厂、文冠果榨油厂、食用菌加工厂遥相呼应。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农庄式的庭院、一家一个沼气池、一家一片果树园、一家一个四合院。村子里街巷是柏油路,两旁是绿化树,正中有村民广场,村口有村门,设有自己的村中物业公司,负责管理村庄的卫生和治安。和谐的村庄里,老人们在村养老院颐养天年,年轻人们在村办工厂里操纵机器……。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梦想,可我们更感觉到这不是梦想,这是一个宣言,是XX和这里的老区人民向贫穷开战的宣言,如果说它是梦想,那么,这个梦想一定能在八年后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