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群众观念转变了、道路修通了、群众居住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实现群众长期增收?党工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多种渠道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一是以北湖为中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以风景林地建设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实行区、街、管委会、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高水平建设北湖景区,并于去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目前通过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三个社区人均纯收入实现增长3980元,达到7680元,并引进民间资金近3亿元,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个,解决就业1700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的典范,2005年12 月5日,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省政协主席秦玉琴等省领导率领省委八届六次全体与会代表前来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四级联动,高水平建设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市、区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占地11000亩的**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43家规模企业成功入驻,28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目前,欧盟工业园正式落户集中发展区,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正抓紧实施,11月中国--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欧盟工业园将初具规模。同时,占地1200亩,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市场主体运作”方式建设的中小企业园已正式启动。三是创办我的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党工委积极引导北湖景区的农民开办农家乐100多家,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去年国庆大假七天,农民自办的农家乐,最多的营业收入达到7万元。同时,党工委还把院东、高洪、平丰、新民、光明、建设六个社区建成了**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产销基地,发展了千亩黄金梨,在平丰社区发展塑料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400亩,亩平纯收入达1万余元,使当地村民年收入由2004年的3000元猛增加到了5582元,迅速摘掉了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