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集体先进事迹(3)

2010-06-18 15:02

  (二)健全制度,确保安全

  为保证储备粮储得足、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严格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粮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把好入库粮质关,落实粮情检查制度和粮食出入库制度,加强对粮情的持续跟踪和监控,努力增加储粮的技术含量,提高科学保粮水平。中心还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普查原则,精心组织每年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近年来,中心每年检查粮仓300多座次,仓库容量30多万吨,检查存粮10多万吨,实现“四无仓”100%,无虫粮100%。2005年中心完成地方储备粮任务73530吨(稻谷,下同),省级储备粮任务11765吨,代储粮14746吨(混合粮),全年平均库存混合粮为95900多吨,是南海区历史上库存粮食最多的一年,为该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财务管理上,中心坚持实行“封闭管理、库贷挂钩、购贷销还”的信贷资金管理模式,主动接受农发行、财政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资金审批制度,各部门资金运作良好,做到储备粮对农发行的贷款规模常年有余,库贷挂钩良好,资金安全有效。

  三、抓应急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深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了《南海区粮食应急预案》,并经区政府审议批准施行。按照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中心常年储存大米3000吨以上,以泰国香米和国产优质米为主,可以供应全区常住人口(106万人)10天的食粮,还在全区选择了36家粮店、5家粮食加工厂、2家汽车运输公司为粮食应急点,并发给牌匾,签定责任承诺书,以确保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辖区粮食(含食油)的有效供应。南海区的应急预案及其配套措施经受住了2005年“6.24”特大洪水等重大事件的严竣考验,保证了辖区内粮食市场的稳定,受到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表扬。

  四、抓服务质量,确保军粮供应工作优质高效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军粮供应工作,将原桂城粮管所最好的仓库移交给军供站,改善了军粮的保管条件。军供站以抓好品种、质量、服务为宗旨,军粮入库严格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坚持服务到部队,并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涵。南海区驻军军粮供应点共有40多个,且地点分散,军供站的同志以做好军粮供应为己任,无论数量多少、路程远近,都及时送货上门。至2005年底,军粮供应站共收到部队赠送的牌匾、锦旗13件,军粮供应工作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充分肯定和国家粮食局军粮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五、抓粮食队伍建设,确保粮食系统和谐有序发展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重大事情如中心的发展规划、粮油购销计划、干部任免、基建投资、各项管理制度等都由集体讨论决定,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年青骨干,并注重关心干部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对一些干部职工反映的疾病、住房、再就业、生活补贴等问题,尽可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妥善解决。原在中心饭堂工作的郭友明同志1987年以普通职工身份退休,1994年因车祸造成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中心从关心职工的角度出发,派人协助其家属处理交通事故善后工作,为她争取到10多万元的赔偿金。为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中心参照行政退休人员标准,提高她的退休补贴,使她每月的退休费超过2000元,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每逢重大节日中心还派人到她家中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此外,中心还注重解决遗属供养问题,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深深感受到组织上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集体先进事迹(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