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方案(3)
2010-06-17 20:10
一是制定有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二是搞好办公驻地、街巷院落、厕所卫生。明确职责,切实解决管理空位或缺位的问题。加大对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三是加强对村镇进出口处的治理,确保无暴露垃圾。逐步规划建设集贸市场,取消马路市场。四是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垃圾堆放地。五是治理交通主干道环境,确保主要交通干线村镇道路畅通。划定公路沿线各村管理范围,明确职责,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确保公路沿线村落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乱排污水等行为。六是整治农村“五乱”现象(柴草乱垛、粪便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加强农村改厕、改圈和沼气池建设,实现禽入笼、猪入圈、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用沼气池处理,逐步改变村容寨貌,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七是加强河道治理,确保河道无明显漂浮物。八是加强干部职工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服从管理、规范行为、文明办公,主动纠正他人不文明行为。
五、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促进舆论声势的形成
1、调整充实“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力量,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配合抓、“整治”办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行动,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真正把“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纳入一把手工程,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2、结合实际,超前制定年度工作方案,使“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重点地全面展开。
3、把“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考核乡镇和县直单位,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检查评比,兑现奖惩。
4、各级新闻媒体开辟“整脏治乱”树新风专栏,并通过“整脏治乱”大家谈、短评、记者行动等群众互动平台,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设立“脏乱”曝光台,公布举报电话,办好“回音壁”、“整治”追踪、法律法规解读等栏目,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并通过标语、标牌、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社会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形成宽领域、广覆盖的宣传格局。
(二)强化保障措施,促进长效机制的建成
1、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在建立领导责任制度、联系会议制度、举报公示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属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下制度:
(1)责任主体明晰化的长效机制。一是县城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社区院落由雍熙镇负责,划定各社区责任区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赏罚分明,对个人承担的责任区域整治不力的,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街道由城管部门负责、出租车及公交车等车辆的管理由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负责、市场由工商部门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个人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整治不力的,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县直各单位、垂直管理单位要带好头、作示范、当标兵、走前列,真正做到“整脏治乱”带好头,文明礼仪作表率。凡整治不力的单位,先由县内媒体曝光。对工作不配合、整治不力,连续两次曝光不按要求整改的垂直部门将报地区整治办和上级垂直主管部门处理。
(2)建立督促检查与监督制度。由“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督促检查组,采取不定期督促检查和分阶段督促检查的方式进行,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视察活动,通过不间断的督促检查,决不放过一个死角死面,决不放过一个落后单位,决不放个一个易反弹环节;并按照“明查、暗访、通报、曝光”的要求,组织记者行动小组,切实加大“脏乱”曝光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2007年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