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目标:推进联合社、合作社、社有企业三大板块的体制机制创新,联合社(市、县区总社)履行出资人职责和组织管理涉农协会的职能作用更加明显,供销合作社发展经济的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资产体系进一步健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助农增收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整改措施:
17、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强化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建立健全社有资产出资人监管平台、社有资产运营平台、多元化企业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规范和提升苏南物业这一资产管理平台的运作水平,健全和增强苏南投资担保这一行业发展平台的运作功能,以农资配送为依托探索建立面向“三农”的现代供销流通发展平台;完善出资人的政策法规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治理结构体系、规划发展体系和社有资产收益收支管理体系。
(主办处室:资产管理处,组织人事处、财务审计处、经济合作处)
18、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以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为核心,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理顺社企关系,切实转换企业发展机制;把社有企业改制、转制与社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社有资本(资产)的有进有退,坚持开放办社,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发展壮大社有企业;加强企业机制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调整经营业态,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新的发展。
(主办处室:资产管理处、组织人事处,协办处室:财务审计处)
19、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出资人履职与社有资产平台运作的行为,理顺监管与运作的关系;制订社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制订和规范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监事、经理层的职责并逐步管理到位;探索建立把经营者的年度目标与任期目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社有出资企业的审计和收益收支管理。
(主办处室:组织人事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审计处)
四、关于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的问题
整改目标:制订机关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办法,鼓励和要求机关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实务操作能力、工作作风效能;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支有事业心责任感、愿为供销合作事业创新创业作贡献的多层次多领域的骨干队伍。
20、加强能力和素质建设。通过理论学习、业务交流、调查研究、走出去请进来、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要把干部的培养与抓具体工作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市社机关干部、企业班子和县(区)社班子成员的培训、培养。
(主办处室:组织人事处,协办处室:办公室、监察室、财务审计处、经济合作处、资产管理处)
2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长期任务,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加大干部德能勤绩和履职能力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以及轮岗交流、AB角、公开选聘等工作力度,真正让那些作风过得硬、工作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走上关键的领导岗位委以重任;与人才机构加强联系,指导企业引进人才工作。
(主办处室:组织人事处)
22、强化职工和农民(社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各类农民经纪人和供销社特种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和职工群众生产经营技能水平。
(主办处室:经济合作处、组织人事处)
五、关于解决“机关作风效能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的问题
整改目标:经过学习实践活动和后期整改,力争在一定时间内,使机关基础管理得到明显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