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真组织司法保障证制度的实施,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一是抓了司法保障证的宣传工作。印发了司法保障证明白纸3000份,印制司法保障证公益宣传画1500份,开展“法律援助走近您”和“双访双送”活动,使法律援助走进千家万户,让贫弱者充分了解司法保障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为扩大法律援助对象、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拓展司法保障证发放范围打好基础。
二是抓了持证者维权案件的办理工作。对持证者的维权案件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当天申请,当天指派,当天办理。对需要调查取证和到外地法院立案的,都安排专车办理。村民赵某与丈夫离婚,为其追索女儿抚养费由原来的每个月120元增至240元;为村民鲁某通过调解索回投保费3390元;臧某因工伤索赔13000余元不但全免了律师费,一审、二审的诉讼费也全免了。受援人事后激动地说,****市政府发的“司法保障证”是真正的“一证通”,的的确确起作用。
三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法律援助真情卡”作为司法保障证的补充,维护外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持卡人员遇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时,可到全市法律服务机构免费咨询,也可直接向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目前已为105名外来人员追回工资及工伤等人身伤害赔偿款42万余元。
四是抓好爱心助残、助老、助学、助军、助妇等公益活动,落实司法保障证的多项措施。通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优先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免费为我市残疾人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其中为残疾人李某因交通事故索回假肢赔偿金8000余元。****电视台生活在线栏目给予了报道。为沙子口街道残疾人修某提供法律援助,使其6万余元欠款得到法律保护。
通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市各法律服务机构分别与市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和全市4个街道中小学签订了“爱心助学”法律顾问协议书,常年担任学校的法律顾问。市法律援助中心向希望小学贫困生捐了款,向全市22所中、小学赠送了法律咨询信箱。较好地推动了法律援助深入校园,维护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工作的深入发展。
通过开展法律拥军活动,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法律拥军活动,举行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座谈会,向军人军属发放了****市司法保障证。开创了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在“助老、助妇”活动中,为8名老年人、136名妇女索回赡养费、赔偿费等费用6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推行司法保障证制度以来,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在上级的领导、支持下,发扬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精神,取得了较好成绩。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被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文明法律援助中心,被市司法局记集体三等功,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有关部门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优秀妇女维权岗”。国家、省、市、市各级媒体多次给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