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违法行为的查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热潮,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接到案件后,执法人员一到场,他就停工。执法人员一离开,他又继续实施违法建设,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而我们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强制措施,只能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而受司法程序等制约,一些违法建设行为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制止。等到按常规法律程序走下来,违法建设行为已经变成了违法事实。加上部分管理对象对抗执法、不服管理问题突出,影响了整体执法效果。因此,违法行为的查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全面规范和治理城区修车、洗车及废品回收行业占道经营行为。
为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我们从***年*月中旬开始,每周至少开展*次以上的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城区主
次干道的出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违章经营行为进行整治和规范。下一步将集中对城区修理、洗车及废品回收行业及主次街道其它出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违章经营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和规范。结合实际,拟逐步将城区所有修车、洗车、废品回收站点全部规范至进店、定点从事经营。对未经核准或出店占道从事修车、洗车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进一步规范城区户外广告、门店招牌管理。 目前,城区主次街道的户外广告样式杂乱、规格各异,色泽不一。今年,县委、县政府对城区户外广告管理提出了“一街一景、突出特色”的要求。当前,****正逐步对城区**路、**街、**街等主要街道临街二楼以上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广告招牌予以拆除和规范。对新申请的户外广告、门店招牌的底色、文字及内容都统一了相应的规范要求。
(三)规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
以本次城区改造为契机,狠抓****市场的规范管理。重点治理市场内乱摆乱放、摊(店)外设摊、占用通道摆摊和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最终达到市场环境卫生整洁、经营有序、出入通道畅通的管理效果。
(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管理逐步由原来的单一型、粗放型管理向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变。综合周边县市的情况看,**、**、**等地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模式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效显著提高。二是实现双向监管。既监督违章行为,同时对我们执法人员自身实施监督。将管理责任和每个管理单元有机结合,在每个管理单元,同时具备管理、监督、执法责任,实现了管理、执法和监督
的协调统一。
五、相关建议
一是随着城市管理范围和职责的扩大,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对执法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管理人员、执法车辆、执法装备已不能适应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请求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执法经费投入,缓解城管执法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
二是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10]***号)文件精神,请求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议工商、公安、环保、城管、社区(村)组成,构建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格局,为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和“大城管”奠定基础。
三是请求建立城市管理信访调处机制。对城管执法过程中的信访问题,由县政府明确一名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形成利于严格管理的执法信访机制和良好的管理、执法氛围,使全体干部职工在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管理,、严格管理,保证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实现城市管理的常态长效。
第6篇:城管工作汇报
城管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是市城管执法局直属分局一名普通执法队员,我所在的机动二大队,主要负责重点区域和城乡结合部查处违法建设的检查督办工作。
违法建设,就像阴暗滋生的毒瘤,影响城市整体规划,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破坏社会谐稳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将其列入治庸问责“十大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办。作为一名违法建设前沿信息员和整改督办员,我以查违控违为己任,坚持做好履责小事情,服务城市大发展。下面将自己的体会向大家作个汇报。
查违建,炼就“千里眼”
随着**进入发展快车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城中村,有些人不种菜,改“种房”。“种房”牟利问题不解决好,“城中村”改造成本居高不下,公共资金将不得不为违法者买单。对此,市主要领导明确指示,绝不能让少数违法‘种房’者得利,而令整座城市的利益受损! 全市查违工作已有较为健全的发现机制,我们的职责,就是要督促区街落实日常巡查,防止出现漏网之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炼就及时准确发现违建的千里眼。在执法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联、跟、比、照”四字查违工作法。联,就是日常巡查与査违网络系统相结合,及时了解群众投诉和区街巡查动态,发现新增违建苗头;跟,就是盯准在村湾道路上运输砖、沙的车辆,顺藤摸瓜,发现目标;比,就是比对规划图纸,按图索骥,找出与审批规划有出入的违法建设;照,就是随身携带照相取证设备,锁定违建目标。
2016年底,80万吨乙烯工程已经启动,附近村民瞄准该项目来的巨大商机抢种违建房,以期获得拆迁补偿。我们积极与驻街中队和乡政府联系,推行村湾信息员制度,建立市、区、街、村四级联动的“控违防火墙”。2016年春节刚过,隆冬的雪还没有化完,我们在巡查中敏感地发现,此前已经清理平整过的土地上一夜之间疯长出不少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是用黄泥砌起来的,有的仅靠木桩支撑着,属于典型的违建房。我马上拍照取证并向上级反映,展开了查处程序。2月27日,在多部门共同配合下,一举将111处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全部拆除,有效震摄了种房牟利的歪风,为重点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干执法,就要“不信邪”
有人说,城市管理是新时期的“天下第一难”,而查处违法建设,则是难上加难。违法建设利益关系复杂,调查和处置风险大,确实是“难啃的骨头”。但我的体会是,只要有认真二字,说难也不难。在对违建的执法办案中,我坚持做到“四不”:不畏难、不信邪、不图利、不叫苦。我们组先后负责桥口区、江岸区和洪山区380多个村湾、社区的巡查,覆盖面积达237平方公里,按每周重点区域巡查不少于两次、非重点区域不少于一次的要求,工作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多年来,我没有休过一天年休假,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每个村湾都亲自看到才放心,有时候就是靠一双脚,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在城乡结合部、社区楼宇的巡查中,我被违建的铁钉扎过,被狗咬过,同事们都笑我“蛮经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