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大违章建筑控制拆除力度。一是加强登记管理。对已建违章建筑进行性质鉴定,并登记取证,实行台帐管理。对在建违章建
筑,坚决进行制止和拆除,实现违章建筑“不再新增并不断减少“的目标。二是加强控违执法。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的违章建筑,要及时组织进行强制拆除。三是加强控违巡查。建立城管、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运体系和信息网络,加强对违章建筑的日常巡查和信息搜集,对违章建筑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制止、早查处。 6、加强对城市“牛皮癣”的清理整治,组建专门队伍,安排专项经费,实行打击与清理相结合。
六、综合执法,长效治理 1、建立城管联合执法体系。加大与交警、公安、工商、环卫、交通、公用事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执法,形成合力。2、夯实基层城管体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和社区、村在做好城管工作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和城区各单位的城管网络体系,确立街道、社区城管协调队伍,明确职责,设立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专门负责收集市容整治及违章建筑信息并上报。3、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将城管集中治理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将城管专项执法与协管日常疏导相结合,形成城管工作时间上的连续性。同时,完善市、区、办事处(乡镇)、社区(村)四级城管考核体制,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城管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综合考核评比范畴,做到城管工作上下联运,层层落实,实行长期抓、共同管,形成城管工作体制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
【篇3:城市管理汇报材料】
涞源县人民政府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2012年4月20日)
尊敬的张主席、各位政协常委、委员: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涞源县人民政府对各位政协常委、委员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给予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助推旅游城市建设,以“洁、亮、绿、畅”的城市形象迎接白石山景区“五一”开园,不仅是县政府从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任务目标,也是各位政协常委、委员鼎力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期望。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管理目标,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城市管理理念,抓住影响城市形象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体情况如下:
一、创造性成立城市管理机构 为加强城市管理,县政府出资3000万元设立“城市管理专项资金”,于2011年4月1日从住建、国土、工商、交通、电力、交警、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抽调16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涞源县城市综合管理督查办公室”,在城区国土资源所集中办公,重点对城区范围内主要道路、沿街商铺、小街小巷和国省干道两侧影响市容的现象及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进行不定期督查,全面整治城市中不文明现象。自办公室成立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车辆70余台次,共清除野广告500 处,牌匾270块,查扣违章停车200余起,清理占道经营150余户,市容市貌得到了有效整治;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共拆除房屋70余间,房台子476处,约5万平方米;2012年4月18日,针对2011年卫拍整改工作进行督察,拆除滨湖新区范围内违法建筑5处、神山新区及周边范围内违法建筑12处、石李湾河道内违法建筑7处,这些活动的开展,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有力打击和有效遏制。
二、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脏、乱、差”现象是影响我县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的重要因素。为净化城市环境,我们出重拳、用狠招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善城市面貌。
一是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县上下齐动员,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开展了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治理、背街小巷治理、城乡结合部治脏、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工程,共计出动车辆90多辆次,清理河道1400余米,治理垃圾池120余处,清理垃圾5200立方,清扫道路40余公里,新购进高标准垃圾箱4个,更换果皮箱32个,美化垃圾箱、果皮箱111个,清理野广告1000余处,清理法轮功非法张贴物368处,清理不规范牌匾228处,拆除违章临建17处,治理店外经营和占道摆摊设点306处,并对县城28处建筑工地围挡2400米,对县城两个转盘进行了维修粉刷。通过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观,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二是探索
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整治活动,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重点区域做到16小时以上保洁;对环卫队伍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分片包段责任到人。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考核范围,狠抓落实,积极探索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街道脏乱差的现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二)大力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治理
针对影响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原则,多措并举,向城市交通不文明现象“亮剑”。 (三)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一是实施县城亮化工程。以提升城市亮化档次为目标,以加快城区主要街路、区域、节点、设施景观亮化建设步伐为重点,聘请有资质的亮化设计单位,确定了以“两街两路”( 广昌大街、百泉路、广平大街、开源路)为中心的亮化实施方案,根据商业楼、办公楼、住宅楼等不同楼体的实际应用性质,采用金黄色为主色调,暖白色、淡蓝色、外控七彩为辅,打造外勾轮廓,内秀楼顶的涞源特色。目前已完成广平大街31座楼体亮化任务,共安装各样式彩灯、轮廓灯、射灯、装饰灯46300座。预计“五一”前其它亮化任务全部完成,届时县城主要道路将呈现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以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二是实施县城绿化工程。为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制定了《涞源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确定实施“一公园、两游园、两广场、两街口、五绿地”的街景绿点园林绿化工程。在绿化上聘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单位,实行设计、栽植、养护,一包三年的绿化工作机制,本周开始对广平大街、百泉路、泉坊转盘、高速路口、烟墩山公园、拒马源广场等重点部位实施绿化,确保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