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各级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接续递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结构性失业现象突显。由于用工企业
岗位要求与劳动者技能水平不匹配,出现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现象。年初,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征集岗位推荐就业活动,统计结果表明,对企业而言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却招不上人才或部分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的岗位又留不住员工。对求职者而言,大部分劳动者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不高,或者部分高校毕业生看不上企业的工作岗位,求职期望太高宁可在家闲着也不去企业工作。
2、部门帮扶未完成序时进度,困难人员就业难。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全
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困难人员再就业。但由于部门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平衡,尚未形成流畅的协作配合机制,甚至出现责任推委现象。
3、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与“新三化”建设的要求存有差距。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无固定办公场所、经费短缺等因素严重影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基础数据信息库及信息网络建设。
4、个别地区对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苏木镇和嘎查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劳动者参加转移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以宣传《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全面宣传中央、自治区、盟里出台的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力求劳动者准确理解和掌握各项政策,使其转变择业观念。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之路,融入社会经济大发展,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继续开展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综合运用政府培训补贴政策,力争开创推进 “一村一品”培训品牌,加快牧区劳动力向非牧产业转移和城镇稳定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让广大城乡劳动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者、支持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民 生 工 作 汇 报
民生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一.抓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
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
、强化学习、宣传、查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教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结合教育系统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每一个教职工逐条对照“十条禁令”及学校师德细则,认真、彻底地检查和深刻反省自己的从教行为,并写出自查报告,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的自查,深入剖析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和差距,拟定师德师风实施办法和自查报告。贯彻落实绥化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七不准”规定》及海伦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的规定,学校要细化师德师风建设条例,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学习宣
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有关规定入脑入心。针对学校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将在师德师风建设年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八查”活动,并以此为重点,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查是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要求全校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遵章守纪,文明从教。
二查是否爱岗敬业,为校争光。使教职工深刻认识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点滴皆楷模”,浓重渲染“重德光荣,轻德可耻,爱校如家”的良好氛围。
三查是否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严禁侮辱、谩骂、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树立垂范意识,服务意识,从身心上真正关爱学生。
四查是否苦钻业务,创新教法。教无止境,要求老师们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教育技能真正让学生满意,
教育质量让社会满意。
五查是否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注重家校结合,沟通家、校、社会整体育人渠道,严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
六查是否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关爱困难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处处堪为人师。
七查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严禁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或其他物品,严禁向学生乱摊派、乱收费。
八查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严禁赌博、禁说教师忌语,争当守纪楷模,严禁随意停课、调课,违规补课。
每位教职工要联系实际,自觉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学
校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广大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工作学习、言谈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是开展“教师成就学校”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中,我们帮助教师树立“品高学富的教师就是学校未来名片”的思想,要求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区,学生家庭贫困的多,家庭教育差的现实。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一名贫困生或学困生。这项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徐松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徐老师所教班级学生李鸿鸣,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一度想放弃学业。徐老师每学期都为他买书、买本、买衣物,帮他度过生活、学习上的一道道难关。每当提起徐老师帮助学生的事,
学生、家长都啧啧称赞,称赞她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还提倡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业务帮扶对子,通过帮助备一节教研课,指导写一份教学反思等活动,提高所帮教师的业务能力。这些活动达到了宣传学校,发展学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