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在行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警示教育可以很好地预防教师违纪。因此,我们坚持在教师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我们经常从早会中挤出时间,给教师介绍发表在各种媒体上的关于教师违纪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它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以说介绍的每一个案件,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触目惊心的案件,对教师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同时,我们还注意在收费、复习考试、寒暑假、节假日这些易发生违纪的时间,及时地提出警示和要求,先给教
师打思想上的预防针,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二、抓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在行风建设上,我校始终把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
是在收费工作时,重点在“公开”上下功夫。
学校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学期收费我们都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在执行政策时,我校已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具体要求,狠抓治乱工作。坚决做到贯彻实行“减、免、补”标准,明确管理责任,与教职工鉴定治理乱收费责任状,并把此项工作与教师考评、晋级、评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我们还要以致家长一封信、
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学校收费标准,以增加收费透明度。对以各种隐蔽方式收费的教师一经发现,决不手软,坚决查处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对其家庭成员和实际收入情况逐项进行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对申请户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来源情况进行一榜公布。对公布的对象户确认无疑后签署意见,报街道办事处复查、审核进行二榜公布。对二榜公布没有问题的,将低保对象名单报县审核、审批,然后再三榜公布,充分接受社会、群众和舆论监督。经过三榜公布,应享受低保的对象确定后,发给《城市低保金领取证》。
2.建立健全永久式公示,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把好农村低保“入口关”。在全市农村基层统一规范低保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在农村低保对象评审过程中,继续完善“4+2”工作法,积极倡导范县创新“三级民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例如郸城县就规定,没有村监委会主任签字,
村评议结果不能上报乡镇。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对象永久公示制度。目前,郸城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借鉴郸城县经验,市民政局于9月初已向全市各县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低保永久式公示栏的通知》,现在各地正在执行中。要加大农村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打造农村低保“阳光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动态管理,实行“分类施保”。根据“分类施保”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对低保对象、内容、标准的科学分类,将各项救助政策和措施与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针对困难群体的不同要求,实施分类救助,在政策上向最困难的群众倾斜,对低保对象中老弱病残的“三无”人员实施重点保障;对就业年龄段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完善救助与就业机制。定期开展入户审核,建立评估机制,实现了低保对象的“有进
有出”,维护了低保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把低保对象分成
一、二、三类,入户调查时间分别为一年、半年、一个季度。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使入户调查经常化。
4.统筹安排,确保低保资金发放。对低保资金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和发放,确保低保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市、县两级都设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和科学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市财政将低保资金下拨到各县,由县财政将低保资金划入专户,民政部门及时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了低保对象能按月领取低保金。
三、五保供养工作措施
一是根据《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本级、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及时下拨,确保五保对象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二是切实加强敬老院管理。认真贯彻《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在全市174个敬老院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市民政局组织检查组,严查“四防”制度落实情况,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了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力度,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切实维护好城乡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振兴社区民生工作汇报
自大连市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以来,保税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充分全面开展大讨论活动,各部门领导下到基层,问计、问需、问政于民。保税区能源港区领导于2014
年7月与我社区形成共建单位。自能源港区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以来,能源港区领导定期主动联系振兴社区,帮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涉及扶贫帮困、社区建设、居民服务等方面,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7月15日上午社区共建单位——能源港区领导一行人来到社区,参观了社区的办公环境、询问了办公设备的使用。看到由于漏雨导致发霉的棚顶、多人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韩景主任斩钉截铁的说:“这些情况一定要马上解决!”。由于我社区办公经费有限,所以硬件设施很难达到办公要求。回去下拨1万元,用于修复漏雨的屋顶、添臵一台电脑,以及一些办公用品。对社区来说这些办公用品不仅是一份礼物,更代表着一份情谊。我社区位于亮甲店街道街面,人口多、杂,日常工作教多,但办公条件却极为有限,能源港区领导送来的这些办公用品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方便了社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改变了社区多年来“多人合用
一台电脑、歇人不歇机”的状况,为社区居民良好的服务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大讨论活动期间,能源港区领导与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沟通,从社区建设、居民服务、劳动就业等几个方面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领导下到基层的能动性,以特别的爱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扎扎实实地工作,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广大居民,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解决老百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