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极服务街道发展战略。成立经促局对接服务街道发展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下设x个对接服务小组,分别对接x个街道,实行“一对一”服务。构建“对接精准、责任清晰、专人跟踪”的服务对接机制,主动上门,对街道的重点产业项目进行服务指导,及时掌握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需协调解决的“问题清单”。建立三级责任制,明确每一个问题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及时跟踪、汇总、反馈处理情况,大力推动问题的协调解决,确保“件件有跟踪、件件有回应”,切实指导好、服务好、发展好街道的“十大产业项目”。
(六)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确保农畜产品安全。修订完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操作规程,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农业项目的支持,打造xx特色农业品牌。加强国有农地管理,敦促用地a单位全面开展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升农畜产品检验检疫水平。
(七)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和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坚持“三生融合、三城联动”,协调推进xx(龙川)拓展城的规划建设,积极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推进x-x共建“纳雍生态园”各项工作。
第三,抓改革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在落实中创新。
深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一切工作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从工作实际出发,将抓工作落实和抓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产业政策、机制体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企业服务供给侧改革,在创新中落实,在落实中创新。一是积极探索产业政策创新。优化完善产业政策,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研究编制全区产业空间保障规划,有序推进“工改居”、“工改商”、“工改工”等城市更新项目,确保“产业名城”用地用房空间保障;尽快出台《xx区支持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二是优化调整机构设置。主动适应新常态、新业态、新发展,以企业服务中心机制优化为突破口,按照规划政策类、服务促进类、行业管理类等三大类别,重塑再造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并探索引入“技术管家”辅助推进工作,进一步提升为产业和企业服务效能。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设立“金融超市”、网上互动交流平台、服务企业热线等;在xx电视台和xx日报开设“产业名城”专栏,宣传xx产业发展动态。四是挖掘潜力,提速提效。按照“xxx%网上申报、xxx%网上审批”、“个人办事不出街、企业办事不出区”的要求,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推行网上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前介入服务、节假日加班服务等便利化措施,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