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由点及面成片,统筹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十四五期间,围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打造xx个特色田园精品村,xx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以精品村、省级中心村为点向周边村庄辐射,在全市范围内提升xxxx个村庄,开展“四化两改一处理”(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改水、改厕、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百村示范、千村提升、片区出彩”。
(五)抓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工作
巩固和深化各项农村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xxxx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增长x%。
一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深入研究资产管理、账务处理、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探索村务与经济事务分离办法,鼓励有条件的村,实行村民委员会事务和集体经济事务分离。创新生产服务、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三变”改革新路径,不断提炼做法、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丰富集体经济发展形态;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消薄”工程,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xxxx年,争取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xx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xx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xx%,其中xxx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xx%。
二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推动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完善基层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宅基地申请、审批、使用的全程监管,稳步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组织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同时,积极争取试点,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六)抓禁渔,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的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长江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让xx禁捕退捕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一是强监管、严执法,确保“禁得住”。人防、技防相结合,构建上下联动、立体覆盖的渔政信息化系统。专业队伍、社会共治相结合,加强渔政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护渔员队伍。水上巡查、岸上整治相结合,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动执法,通过江上巡、岸上查、点上蹲方式,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坚决斩断非法捕捞的源头。
二是强责任、重帮联,确保“退得稳”。坚持把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安置保障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以扶贫的理念推动渔民帮扶,巩固提升“x+x”结对帮扶渔民机制,建立渔民帮扶“五确保”清单,定期对帮扶情况进行检查通报,扎实推进帮联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是强产业、建基地,确保“能致富”。在落实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四个一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发挥渔民专长,重点引导发展“捕转养”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渔民股份合作、自主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退捕渔从事“捕转养”项目,建设技术帮扶队伍开展“点对点”技术帮扶,引导建立“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帮助退捕渔民获得稳定的收益。
四是强机制、聚合力,确保“能长效”。强化禁捕退捕定期调度机制,定期部署工作、推进落地、协调问题。强化暗访督查机制,坚持每周通报暗访,对暗访发现问题较多的县区实行约谈。强化工作保障机制,优先保障退捕禁捕工作财政兑现支付。强化宣传引导机制,形成浓厚的社会禁渔氛围。强化部省共建机制,建立部省共建渔政综合执法基地,为长江生态大保护贡献xx力量。
三、抓保护,加强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保证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务必打好种业翻身仗,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强农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推进抗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等种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充分发挥种业龙头企业优势,加大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业企业。
二是强化耕地质量提升。站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将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落实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中。在项目初步设计中,增加耕地质量提升措施投资占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专人填报耕地质量进展情况;在项目竣工验收中,将耕地质量提升覆盖面不低于xx%纳入考核内容。
三是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目前,xxxx年度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x.xx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任务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xxxx年x月份竣工验收。xxxx年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xxxx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x政办xx号)要求,从xxxx年起,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由xxxx元/亩提高到不低于xxxx元/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文件要求,及时与财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将“最后一公里”配套资金转投到高标准农田,不够部分需要追加财政预算,同时,指导县区按要求增加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