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实“五大重点”,构建资源规划新体系
1.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争创省级示范区建设。xx区以“一张蓝图”为引领重构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在全区范围内共精心谋划xx个项目区,计划分三年推进。于x月启动xx区“妙缘双溪”大花园重点建设项目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将北部的“妙缘双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区作为试点先行区,一期已启动xx乡、xx乡xx个村,整治范围约x.x万亩,一次性流转土地近x万亩。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做足“土地整治+”文章,围绕“农旅+文化+运动”融合发展,按照“x+x+x+x”的内涵(“x”即山、水、林、田、湖,“x”即道路、房屋、村庄,“x”即产业融入,“x”即乡亲有礼与基层治理)实施“十大项目”,总投资额xx.xx亿元。通过“一张图”动态引领、“全要素”系统整治、“项目化”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精准培育做足xx特色,助推乡村振兴。
同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落实“xxx”耕地生态保护工程,截至当前,已竣工垦造耕地xxx亩;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提升中x个面积xxx亩;设计中x个,面积xxx亩;质量提升在建项目x个,面积约xx亩;建设用地复垦在建项目x个,面积xxx亩;旱改水在建设项目x个,面积xxx亩。
2.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助推xx区发展新格局。一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方面,开展了xx区近x年项目需求的空间用地初步调查分析,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基础。积极与市局对接,把握好与市级的规划编制职能界限,确保按照“多规合一”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切实融合好各项规划。配合做好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城市发展边界(xx辖区内)的方案并报市局审查。二是专项规划体系方面,今年x月已将《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和《双西港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两项规划上报市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并请求组织市级部门审查。完成《x有礼·诗画风光带(xx段)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和招标工作。三是村镇规划体系方面,初步确定x~x个乡镇作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同步推进xx、xx、xx和xx乡的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对现有村庄规划重新梳理,并开展规划修改、修编工作,目前已梳理xx个村庄规划。另外,要求xxxx年新编的村庄规划按照“两规”融合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落实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内容,将各类规划整合成一本规划,形成一张蓝图,指导村庄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编制的拟定。
3.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夯实新时期自然资源和规划体系基础。
一是率先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始调查。成立区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落实工作经费xxx万元,并强化组织和人员保障,建立健全区三调办、基层资源规划所、村(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累计组织业务骨干xx人,作业单位xx人,发动群众xxx人,切实把三调工作任务压实到村、细化到人、落实到每一处图斑。同时重视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业务培训xxx余人次,并结合实际梳理xx条典型注意事项清单,确保基层工作人员掌握要领、调查规范、结果可靠。另外,多方筹措,强化对接联动,开展多次座谈交流,认真研究部署,并积极配合省厅、市局核查组工作,及时消化吸收专业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三调”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乡村振兴等的融合应用,为自然资源管理打好基础。在省、市部署的“百日攻坚”行动中,面对需要内业建库xxxxx个图斑,外业举证xxxxx个图斑的巨大工作量,xx区科学合理的倒排内外业调查的时间,强化专业力量,于x月xx日完成了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初始调查工作,成为全市第一个将成果提交至省厅的县(市、区)。x月x日,省“三调办”核查无误后将成果提交国家。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起草了《xx区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实施方案》和《xx区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分解落实省厅下达的发证任务,编制登记流程,设计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权属证明、继承协议书、房屋修缮证明、补批审批表等样式,强化农房发证工作顶层设计。另外,召开x个乡镇农房确权登记推进会,下沉基层一线,落实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压实发证责任,确保年度发证率达到xx%。
三是稳步推进资源资产化管理。以优化不动产登记交易平台为抓手,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结合共享民宿建设,将更多闲置农房资源“活”起来,打开产权性收益通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大资源转换平台。
4.提升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争创省级节约集约模范县。一是继续强化“存量撬动增量”理念。通过内部挖潜,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利用。上半年完成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面积xx亩,低效用地再开发xx.xx亩。二是初步完成创建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资料二次收集工作,正在进行整理汇总。三是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xxxx年省自然资源厅将区域评价作为标准地出让前置条件。面对前期xx镇总体规划未编制完成,导致xx镇区域评价无法实施的难题,我局多次赴xx镇协调,助推xx镇在总规中修改工业用地范围,并编制用地控规。目前,总规方案已基本完成,xx镇已按方案开始区域预评价。
5.深化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助推乡村大花园建设。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坚持“六不能、四必须”农房管控原则,积极落实《xx区农民建房管理办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为指导,按照《xx区农民建房管理“五到场”实施办法》,要求乡镇资规员主动参与农房建筑放样、基槽验线、基础浇筑复核、一层完工复核、竣工验收五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农房建设管控到位。二是完善规划体系编制。结合杭衢高铁、xxx国道、沿江公路等重点项目拆迁,开展农民集聚点布点规划调整。以“两溪三线”片区打造诗画风光带为重点区域,制定xxxx年度村庄规划编制计划。协助乡镇(街道)开展农民集聚点和公寓安置点规划,全面启动规控区外第一批x个集聚点规划编制,现已完成xx乡集镇集聚点方案设计。规控区内按实际需求,调整公寓安置点,新增x个安置点,共x个安置点(不包括沙埠安置点)。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开展村庄建设规划边界线调整,合理利用补缺式、填充式建房模式,缓解部分农房建设压力。三是完善图集体系设计。开展农房通用图册征集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梳理村居设计方案,分“滨水型、平原型、山区型”xx个户型设计。目前,第二册通用图集交流稿已完成,等待论证。四是推进智慧监管审批。在农房审批与管理方面,进一步融合建房审批,逐步落实“四个带方案”审批和农民建房管理的房地信息系统试点,线上线下跟踪建房管理,形成农房审批与批后管理无缝对接,确保农房按规实施。目前,农村建房审批体系已融合到位,简化了流程,压缩了周期。房地信息系统按网格化审批流程在沟溪乡试点,系统已受理xx件,农民建房审批申请事项完成办理xx件,实现建房审批时间减半。同时探索智慧监控模式,对每个建房户的建房过程实施动态监管,进一步实现“资料线上查、监管实时有、事情格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