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是一本金融方面的经典之作,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好评。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一】
从2006年进入股市开始,一直努力学习,从是初的从论坛上学习访间高手,再到博客上学习名博,到现在终于有钱可以任性的买书,可以爱看就看。经历了07年的爆涨,08年的爆跌,几年的熊市和15年上半年的大涨,现在计划赚一套房子的我,伯顿.G.马尔基尔著的《漫步华尔街》无非是空仓中一本非常好的精神读物。
在读《漫步华尔街》这段时间,A股从2800多点涨到3200点,这几天又在纠结的振荡中,在自选股池中有一支股票居然在这段时间里翻倍了,其它的也涨了不少。凭直觉,继续学习,学习好充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待明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全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从18世纪开始全球各种疯狂的投机炒作的失败,从荷兰的郁金香,到英国南海泡沫,就差满清的南洋橡胶公司。华尔街100多年来的种种论证,种种失败,相当于天朝风险教育吧,告诉读者投资有风险,买股需谨慎。华尔街最近100多年来每次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的股市,各种学派,各种名人,充分证明了《老子》里讲述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各种看似矛盾的论据,又恰到好处。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给的解释叫经济周期。书中告诉我们身边的大师如何练成的,吹毛求疵的开放式基金如何包装,书中鼓励个人直接参与炒股,而非购买开放式基金。当然也是第一次看到指数基金这个说辞,还为此百度了一翻。能在股市成为巴菲特或索罗斯式的人物,少之又少,一将成功,万骨枯,全书想说一个叫功成身退的说法,但又向人们建议要长期持股,也许作者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和他书中写的一样有所偏激吧。
全书我认为对我最有用处的就是书中最后章节中的插图,把人生的理财目标分为不同年龄段,对应的不同风险指数从而调整自己的理财目标,最终为退休养老作准备,像所有童话故事一样让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尽管我之前不知道这些理论,但现金、房地产、股票组合投资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也许我应该重新认识债券,毕竟小时候国库券的阴影太深,依稀记得当时家里穷得叮咚响,父母却为国家硬性指标去购买国库券,当时还不知道有收益一说,只觉得这个反正不合理,不合理我就拒绝,但其稳健的收益,也许在20年后,我会按书中的建议重新考虑的我的投资组合。特别是指数基金,或者在我60岁左右时会考虑,就目前而言,我还是把自己规划为激进投资一派,对保险、和基金暂时的排斥吧。最后作者的点睛之笔应该是作者选股的4条规则:一、所购股票限于盈利增长看起来至少能够连续5年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二、绝对不能为一只股票支付超过期坚实基础价值所能合理解释的价格。三、买入投资者可以在其预期增长故事之上建立 空中楼阁的股票会有帮助。四、尽可能少的交易。尽管有些章节介绍如何在美帝现有制度下合理避税与我们当前的制度还不适或不能完全理解,毕竟我们现行社会制度也才几十年,而美帝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多了。当然这也让我相信某一论牛市会因为资本利得税而噶然而止。书中例举了很多数据证明,未来社会必须要学会理财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这点,从这些年我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书中只是对理财目标、投资比例、风险警示等宏观方面作出了评说和发表了作者的意见,在美帝如此完善的法律制度下还有安然公司这样的财务造假、如此庞大的通用汽车也会宣告破产,结合中国股市,以及造假成风的制度下,怪不得有名人说他没有发现A股市场上任何一支股票值得价值投资。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微观操作建议,只是推荐了几位大师写的实操性的书籍,接下来要树立好自己的目标,至少10年,或20年的目标,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的一员,不可能在股市成为一颗常青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矣!再者若在自己丧失收入之前能完美的立于股市,也许选择两只指数基金作为定投是最合适的选择。作者只是生活在美帝这个制度相当完善的国家,有着各种经济周期,而他没有强调美联储对华尔街的作用,就像目前天朝的股市才20年,而当权者还是当初立市那帮已经步入晚年的如尚福林、周小川等老派人员,我们从327国债中可以看出,制度的差异,从蓝田股份、杭萧钢构、亿安科技等神话的破灭。
看完全书,觉得作者应该增加至少一段,作为普通人,主要的收入还是我们劳动创作来的工资,或者就像当前中国政府提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来的利润,而资本市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是让自己原有资产增值,跑过CPI的一种途径。也许作为华尔街的老手,需要对菲菜们洗脑,从而源源不断的输送钱财进入股市,毕竟没有人参与的赌博最多叫作秀,而不可能有LOS Vegas或Macao的存在。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二】
1、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不能预测股市
1)不靠谱的技术分析
就本质来说,技术分析就是通过绘制、解读股票图表,预测股票的价格变化。技术分析师相信,一家公司的盈利、股利,以及和未来业绩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已经自动反映在公司以往的股票价格和成交量上了。而股价的变化又会遵循某种趋势运动,所以技术分析就是必要的。
同时,他们认为,股票市场只有10%可以从逻辑的角度思考,剩下90%应该从心理方面分析。通过研究图表,是有可能了解到市场上全体参与者将来的行动方向的。了解了这个,就有可能了解市场的趋势,因为一件物品的价值等于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
但是伯顿.G.马尔基尔认为,技术分析的逻辑前前提站不住脚,因此是靠不住的。有学者利用美国主要交易所20世纪初以来的股价数据,对技术分析的操作细则进行了彻底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过去股价的变动,不能作为预测未来股份变化的可靠依据,股价上升或者下跌和历史没有必然联系。
坚信股市存在重复性的模式,其原因在于“统计幻觉”。实验表明,股价变动近似于一个随机的过程。技术分析派正是忽略了这个大前提,才会对股票图表执迷不悟。
2)基本面分析的局限性
基本面分析是通过分析这个公司在市场中的真正价值---比如它现在的运行状态、盈利水平等等。来预测它的股票在股市中未来的价格走势。华尔街的专业分析师都是基本面的分析师,他们会通过对各个公司情况的了解来进行投资决策。深入了解公司现状和真正价值固然很好,但从证券分析师的投资业绩来看,那些专业分析师掌管的投资基金,并不比无人管理的大型股票指数所得到的回报更好。换句话说,基本面分析似乎并没有太大用处。
伯顿.G.马尔基尔认为,有很多因素影响了基本面的分析师对股价的预测。比如随机性的影响。很多影响公司盈利前景的重要变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随机的,不能被预测的。另外,公司的弄虚作假也会影响股价的预测,它们经常会制造靠不住的财务报表。华尔街的分析师拿到虚报的财务报表,将很难评估公司的实际状况。除此之外,分析师也是会犯错的。研究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让分析师不能保证客观。
总体来看,单纯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在“市场随机性”面前作用不大。
2、克服市场随机性的新投资技术
伯顿.G.马尔基尔建议,既然单纯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不够靠谱,那不如走中间路线,取其所长,补其所短。由于两种技术方法都受到市场随机性的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市场随机性”这一规律来制定投资策略。
学术界通过长期的研究,创造出了一些“新投资技术”。这些投资技术能帮我们在获得更高投资利益的同时,也降低投资风险。我们可以举两项新投资技术来说明。
1)多样化组合化投资
对所有想要降低风险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多样化组合式投资策略。研究表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的方式。研究表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当然多样化也有它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是50支股票。从实际操作来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是由17%的外国股票和83%的美国股票构成,这种组合同时还有提高组合收益率的趋势。
多样化投资有助于我们降低部分市场风险,在有些时候还能够提高收益。这个原理有助于我们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
2)规避人们的非理性行为
在投资之前,我们应该对人们的投资行为有一定了解。传统经济学在制定经常模型时,往往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是越来越多的金融学发现,很多投资者的行为根本谈不上理性。这此示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包括过于自信、判断偏差、羊群效应等等,它们都有可能影响股价。
3、如何用“随机漫步”法投资
1)省心省力漫步法
最省事儿的“随机漫步”法,是采用定投的方式购买指数基金。根据马尔基尔对美国股市的观察,专业人士所操盘的基金从长久来看,收益未能超过指数基金,所以购买指数基金是比较省的办法。不过如果一次性投资,买在了高点,那么指数基金也无法帮你盈利。较为保险的方法是采用定投的方式,有规律的长期购买。定投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持有股票、或者基金的期限越长,投资收效的波动性就会越小。
2)亲力亲为漫步法
如果不相信指数基金,想要直接购买股票,也可以亲自选股买股票。不过这种方法有一些规则值得注意,虽然不能单独用基本面分析法或者技术分析法,但可以将它们进行结合。
比如,选择股票的时候,最好选那种盈利增长看起来能够连续五年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毕竟靠谱的可能性更大些,这就是基本面分析法。同时,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长特别会讲故事,能让大家伙儿在他的故事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想象,那也比较靠谱。刚才咱们就强调了,股票价格确实受到大众心理的影响,这就是技术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