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算公司的经营状况再好,你也绝对不能为它支付超过它实际价值的价格。一旦研究清楚了,下定了决定购买,那就要尽可能减少交易。这样可以减少手续费和交易税。华尔街还流行一句话值得参考,那就是:继续持有赚钱的股票,卖掉赚钱的股票。
3)替身漫步法
如果能够物色到一个特别好的“随机漫步”者,比如像伯顿.G.马尔基尔这样的牛人,为你操盘,而你又确信他的人品和能力,那就全交给他好了。不过前面刚说过,专业基金管理者的收益反而不如指数基金,所以这个方法仅供参考。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三】
波顿G马尔基尔首版于1973年的《漫步华尔街》,是随机行走派开山派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真正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投资理财书之一。
马尔基尔基于学院派的有效市场理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提出了金融投资随机行走理论,并以指数化投资实践策略在市场中连续多年实现了骄人业绩,证实了自己的理论。
这本书对证券市场的解释全面、客观、理性,读后让人对市场的认识更加深刻。只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战略,形成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持之以恒,作为一个资质普通的人,我们也能够实现“睿智与财富兼具于一身”——这一点甚合我意,亦令我我深信不疑。
自马尔基尔提出指数化投资策略之后,指数类基金便开始大行其道,三十年来已经成为机构主力们所主打的投资策略。可以说,随机行走是战略,指数化策略则是具体战术。
技术分析派的策略是追随趋势,基础分析派的策略寻找价值洼地,而随机行走派的策略则是与大盘指数绑定在一起同呼吸共起伏。作者原本是写给中小投资者们的交易策略,不想最后却成为主力机构基金们最喜欢的市场策略,一个指数化成为挡在基金经理金饭碗前的护身符。
——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也是金融社会,资本必将胜过权力成为社会运行秩序背后的终极推动力量。对智识之士而言,投资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不懂,只能说明你已落伍于时代,不知不觉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神经末梢群体。网络、金融,如今还有什么比这更热的呢?人类社会将在这两个方向上加速前进。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唯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一途。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四】
这本书也是各大世界级商学院 关于股票分析类图书的必读经典书目
作者哈佛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华尔街顶级银行 在华尔街奋战多年后 在各大顶级商学院担任重要职务 并在白宫经济分析部门担任顾问
这个书大概分为四个部分 由于书已经被我归档了 所以我只能凭借记忆来进行书写
作者第一部分讲述了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股票的崩盘事件
其实也就是告诉人们 没有人能真正掌握股市 而且在股票市场永远都要保持头脑清醒 要不然就会被这个市场所侵蚀 作者把这称之为华尔街最大的游戏
第二部分 讲的是股票市场的一些专业术语 以及专业操作 虽然是专业知识但都很好理解 这本书整个的内容都通俗易懂 小伙伴们不用考虑太专业看不懂的问题
而且作者明确表明 书是写给大众 会让大家看得懂
紧接着的三四章节就是具体讲述一个人在什么人生阶段该如何投资理财 这其中包括股票 基金 债券 等个人投资产品
例如书中提到的例子 一个年轻有为的女青年 就可以较多比例的投资 风险稍高的理财产品 反之依然
我觉得这还是一本关于华尔街的基础读物
虽然没有夸夸其谈的速效投资说教 但是能够感受到漫步华尔街的惬意 是一部作者对股市小白们的敞开心扉的指导 对金融知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读一读 一定会有收获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五】
经济界或者投资界对于预测的热度一直不减,因此也就催热了相关分析技术,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对应着作者所介绍的空中楼阁理论和磐石价值理论。但是,在有效市场理论的背景下,任何消息都已经反映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之中,因此投资者要想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超额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市场中总是会有人在某个时间段获得不菲的超越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回报,除了运气的成分之外,有效市场理论告诉我们他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比别人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但这些消息最终会被公众得知)。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提前获得了市场消息或者在得到信息之后比别人做出了更加迅速的反应。因此在市场自我调节回归理性价值之前,这些人获得了夺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不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其目的都是预测,而预测的目的则是比普通人有更大准确概率提前获得引起市场变动的因素,进而采取有力措施获得超额收益(必须是超额收益,因为要考虑机会成本)。但是在预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首先,市场的上下波动是一种独立事件,就像抛硬币游戏,正面与反面概率各50%。就算我们确知由于某因素的影响,明天的市场会上升或下降,但是“黑天鹅”事件的来临又会突然间影响市场的走向,使我们的预测功亏一篑。正如本科期间有位老师讲课所说:我可以预测中国股市明天的走向!真的,无非是上下10%以内……
幸好幸好,人类的智慧就是来搞定这些不确定性的,于是有了概率和相关性这种东西。经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人们会发现某些一直在延续的规律,比如经济在何种状况下会向好或走弱、业绩好的公司股价一般不会太差、某些事件过后市场会上升或下降、公司经营中的某些业绩会影响他在市场上的表现。于是,便有了对基本面分析的必要性,通过研究这些“决定市场的因素”进而估计市场形势。起初可能是一个两个因素,后来增加到三个五个十几个,再加上合乎情理的逻辑分析(这些分析基于市场理性的基础之上)。又由于市场是人来构成的,这些理性人都会追逐利益尽量避免风险,因此,在市场走势的变动下,人们就会根据市场的走势来变动自己的选择,或者会有“巨头”通过引导人们的行为来是实现利益,因此有了根据市场图形来进行经济决策的理论,这便是技术分析。两者应该都是基于市场理性的前提,不论是集体理性还是个人理性,对于某一个历史瞬间,都会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所以,“研究员的目的不在于准确地预测市场方向,而要使自己的分析符合紧密合理的逻辑架构,使之在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沿着自己构建的逻辑架构最终得到自己的结果”。
当然,相关性这种东西是要有逻辑来支撑的,而人类思维的神奇之处就是对于相关性的“滥用”(窃以为无论是宗教、迷信还是科学都“得益”于此)。所以,出现了市场上的种种看似合理的理论,比如裙摆指数、一月效应、超级碗指数等等。由一种形象可见的事务去指示抽象的事务则是最符合人脑的惰性的(所以才会有文字数字等等)。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客观先验而得到,并且在以后的检验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并且可以从人类的行为中找到看似合理的逻辑联系。但是,要命的是,只要在以后的时间内有不符合的情况并且举不出合理的逻辑来解释这种偏离,那这些理论就会崩塌最终被人们所抛弃。这也就是技术分析逐渐被后人所抛弃的原因。
所以,真正合理的预测有两个条件:一是大量的数据检验证明其紧密的相关性,二是合理的逻辑能够解释这种相关性。而后者无疑是对前者的巨大支持。所以这种合乎逻辑的预测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是对“磐石价值”的搜寻当中。当然,基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也正在发展当中,他们与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准确预测或者催生市场中的“空中楼阁”,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正因为这种预测是在可信的逻辑之下,这样一来,基于市场信息的预测就会趋于大众化了。
那这样来说,我们是不是最多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大猩猩的选择和基金经理的选择投资结果差不多是不是彻底证明了专家投资的无能?众多打着α旗号的基金是否就此可以偃旗息鼓了?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预测只是金融投资的起点,人们还有更多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读书《漫步华尔街》笔记2022年8篇【六】
看到老师的推荐书目,首先我就被《漫步华尔街》这本书所深深吸引。曾在一些专业课上,总会看到华尔街上的一些金融现象。于是,在期待与好奇中,我开始了“华尔街漫步之旅”。
《漫步华尔街》的确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结合得十分完美的经典之作,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就这本书的作者而言,波顿。麦尔基,他活跃在不同的三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经济学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化学银行主席讲座教授,通过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专门分析,积累了一套完备的学术研究方法,并取得大量关于投资机会的研究成果。作为证券分析师,他是投资资产超过2500亿美元的谨慎保险公司的投资委员会主席,并且也是全美几家资产总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大型投资公司的董事。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他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追求财富与追求真理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我看来,华尔街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字眼。它代表着技术、效率、财富和巨大的经济活力,它是物质文明的灯塔,也是每一个执着的投资者心中的圣地。然而,这里同样也是人间地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处处流淌着无穷的风险,处处发生着残酷的搏杀,滚滚金钱之下埋葬的是失败者累累的白骨。华尔街不是金融世界的全部,但透过这个水晶球,我们可以看到投资人士的千姿百态,所谓一夜之间中的始料未及的万千变化足以让一个人成功,也足以让一个人倾家荡产。
而所有发生在华尔街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我们置身其间的投资世界中。“市场是可以战胜的吗”、“失去机构投资者的庇佑,中小投资者还能从投资中获得利润吗?”……翻开《漫步华尔街》,许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麦基尔教授在这本书中为我们读者做出了清澈响亮而又令人振奋的回答。这本书无疑是普通投资者的“葵花宝典”,作者用生动诙谐、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投资的真谛和成功的秘诀。他刺破了一个个虚无缥缈的投机气泡,揭穿了一幕幕掩人耳目的投资神话,将弥漫在投资者心中的幻觉和谬论一扫而空。在他笔下,我们基本上看不到空洞乏味的学术理论,也见不着貌似真理的先知话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投资方法和真实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