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突出干部培养。始终坚持把干部培养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全办干部的专业能力和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全年安排赴基层银行实践锻炼干部x名,提拔xx周岁以下副科级干部x名,机关干部职级晋升x名,下属事业单位选聘中级职称x名。坚持分工合理、人岗相适原则,调整优化领导班子分工,推动多名干部多岗轮训。
二、20xx年度工作思路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我们将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求,在我市建设“重要窗口”交出高分答卷中展示金融担当,在加快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xx强”中贡献金融力量,在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中实现金融作为。按照系统谋划、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久久为功的思路,深入谋划我市金融业20xx年工作思路,重点将围绕“五个年”开展工作。
第一,融资畅通工程深化年。根据袁家军书记“谋划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的指示要求,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聚焦事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创新项目、产业项目,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力度,提供战略性、长期性、低成本的融资,力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提效。一是增总量,全年目标存贷款增长xx%左右,直接融资(发债+股权融资)xxx亿元。二是优结构,推动信贷资源配置向民企、小微、制造业、外贸、科创、文创x类主体倾斜,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制造业贷款占比稳步回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三是稳成本,维护存贷市场秩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定价,稳定企业融资成本。
第二,金融风险防控决战年。贯彻实施国务院金融委《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分工》,持续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认真对照《金融风险监测与处置工作指引(试行)》,努力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定不移打好打赢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一是积极防范不良贷款大幅反弹。要未雨绸缪做好疫后不良风险反弹的防范与应对工作,严防增量,快处存量,力争20xx年全市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控制在合理区间。二是持续加大重点企业帮扶和“两链”风险处置化解。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源头管控,遏制“两链”风险传导蔓延。啃好“硬骨头”,重点开展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的压降工作,力争20xx年末辖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率xx%以上家数控制在x家左右。三是有效预防非法金融“死灰复燃”。利用好“天罗地网”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风险摸排与监测,坚持宣传教育与专项打击并举,堵住入口与加速清退并重,努力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对PxP网贷机构的高压严打态势,维护好我市网贷机构零注册、零风险地级市的招牌。
第三,凤凰行动计划升级年。牢牢抓住注册制改革、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契机,奋力推进“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努力保持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继续领跑全省乃至全国。一是推进“凤凰行动”再上新台阶。利用好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xx基地和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xx分中心,围绕上市培育、专业培训、信息交流等方面,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全流程、多方位、专业化的资本市场服务,积极培育企业上市梯队。力争全年有更多企业上市,xxx公司 xxx 家。二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再上新台阶。开展党建引领、主业提升、公司治理、三高压降、产业提档“五项工程”,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促进人才资本对接再上新台阶。培育辅导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上市与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资本相亲并重,构建常态化人才资本对接机制,推动资本助力人才创业企业发展。
第四,地方金融治理提升年。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把“枫桥经验”运用到地方金融治理中,加快推进地方金融工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推进金融基础建设。深化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码专区网上申贷模块开发建设,畅通政银企高效对接。二是推进“枫桥式”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探索把“枫桥经验”运用到地方金融治理中,实现“基本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金融矛盾不上交”。三是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x省地方金融条例》,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队伍建设,构建地方金融监管新模式,引导地方金融有序发展、稳健发展、规范发展。
第五,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年。坚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作用。一是积极推进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探索文化金融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着力扩大文化产业融资规模。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深化还款方式创新,持续推广无还本续贷、循环贷,争取无还本续贷余额同比增长xx%以上。三是积极推进人才创业金融服务创新。打造人才贷、人才担、人才险、人才投等金融服务链,提升金融服务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四是积极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地方金融组织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材料电子化,提高金融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