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首先要摸清家底。要发动所有乡镇、村组进行地质灾害普查,查出每个隐患点、危险点的具体情况,并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预防和治理灾害的技能,为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各乡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应急反应机制,必要时要进行抢险救灾演习,确保灾害发生时救灾人员、物资和措施在第一时间到位。要科学做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移民搬迁。针对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各乡镇务必要制定计划,采取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科学治理,缓解、根除险情。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移民搬迁与新建房的选址工作,建设好移民新村。
五是道路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在各类安全事故中一直居高不下,务必采取特殊措施,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一要对重点公路沿线和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由交通、交警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从事客运安全的司乘人员、监管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二要组织交警上路维持交通秩序,严厉查处超载和营运交通运输工具带病运行等危及旅客安全的行为,把交通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加强对重点路段、危险路段及旅游沿线的交通管理,在特殊路段要设立明显警示牌、警示标志,制作强行减速线,设立标语提示;四要加大严格执法力度,对手续不全、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农用车载客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学生交通安全事关重大,抓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当前学生上下学乘车的安全十分令人堪忧,特别是县直各中小学校,放学时校门口时面包车和“麻木”车车满为患。有的一个“麻木”车内挤挤满满七、八个学生,严重超载,安全隐患非常大,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今天开始,交管部门要立即对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果断严肃处理,该卸员的卸员,该罚款的罚款,同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各学校要结合安全教育活动,有重点地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警示录像或交通事故图片展览、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避让机动车辆,使孩子们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的意识,特别要教育学生拒乘不合格车辆。对于有家长雇用车辆接送学生的学校,一方面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对家长、学生的动员说服工作,另一方面要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并及时将不合格车辆接送学生的情况书面报送当地交管部门予以处罚或制止营运。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千万不能出事。
六是预防雷电。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的特点,涉及到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一量发生灾害,必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建设部门要把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建筑监管工作中,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切实做到从“源头”上预防。气象主管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短信等各种媒体,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防雷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的防雷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引导群众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营造一个全社会关注防雷安全、重视防雷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
三、安全生产需要严厉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