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2)

2010-06-15 19:03


四是环境质量状况得到改善。2003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70.5%,酸雨污染有所减轻。饮用水源水质较好,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水质有所改善,4条主要河流的1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达Ⅲ类标准的占60%。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45.6~66.0分贝,低于相应功能区噪声标准。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低于70分贝的标准。
二、“十五”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200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实施计划》提出的在2005年底前建成日处理2.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新通扬运河洪林大桥、老通扬运河杭家铺大桥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目标任务,狠抓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污染源治理、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城区污水处理厂可望明年上半年竣工投运,新通扬运河的水质明显改善,预计“十五”水污染防治目标能够按期完成。

(一)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坚持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相关部门将环保审批作为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外资项目立项审批的必备条件和新办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前置要求,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审批关,确保了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率。在加强项目审批管理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低能耗物耗、高效益的工业项目,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3年来全市共审批项目509个,未批建一个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同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做到项目审批一个,跟踪管理一个;项目竣工一个,污染控制设施建成一个,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二)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努力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我市相继开展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全市一般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2000年底,我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顺利通过泰州市组织的考核验收。近年来,重新修订出台了《**市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全市所有排污单位全面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45家,全市A类企业全部做到持证排污。先后对51家超标排放的企业作出了限期治理决定,其中废水污染源36家。对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治理无望的工业企业或生产车间,予以关停。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存在较大潜在影响的江苏虹艳染料化工厂果断关闭。全市共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车间19个。对48家重点污染源实施达标排放、清洁生产、以新代老等措施,排污总量得到控制并有所削减。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治理生活污水污染。
在生活污水排放显著增加、生活污染逐渐成为水污染主体的新形势下,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对城区所有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配套建设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并在小城镇建设中推广运用,目前城区使用率已达100%,所有镇均进行了试点。共建成污水处理装置200多座,日处理生活污水1万多吨,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
(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2001年开展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1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680厂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7件。2002年着重对擅自停运治理设施或不经处理偷排污染物的,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从重处罚。对“十五小”或“新五小”严防死守,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取缔,有力地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去年,组织开展了“清理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共清查排污企业425家。
三、水污染防治资金征收使用情况

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学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