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进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供销社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了认清形势、查找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后,我们通过座谈讨论、谈心交流、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社机关和各直属单位对照科学发展要求,排查出了一批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增进和谐稳定、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拥有发展的基础,但缺乏经济实力。系统上下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认识更加统一,服务的意识更强,改革发展的愿望更为迫切,形成了励志振兴、再谱新篇的良好氛围。购销总额和经济效益连年上台阶,去年全系统全年购销总额完成56亿元,今年我们能够突破60亿元。这些数字看起来很不错,但与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还很低,与南阳、周口等周边地市相比差距更大,实际上,我们的整体实力还很弱,经济总量还很小,创效能力还很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也不高。特别是社属企业改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有些企业形式上完成了改制,但实际上还是老体制、老机制;一些企业和基层社改革后,活力不是增强了,而是越改效益越差,甚至难以为继,把企业改没了,把基层社改丢了。
(二)拥有网络平台,但缺乏整体合力。去年以来,我们以“新网工程”建设为抓手,狠抓了网络建设,以社有企业为依托,发展各类连锁配送、总代理、总经销等新型营销方式,以县域为中心的农资、烟花爆竹和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格局正在形成,网络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步增强。网络是我们最本质的优势所在,但一些地方点网脱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现有网络也多是有名无实,有些上报的网点只有一个牌子,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连牌子都没有,仅仅只停留在报表数字上。网络的改造步伐缓慢,各县区发展不平衡,系统配送中心建设比较滞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网络的控制力很弱,上下缺乏紧密的联合与合作,这些都使网络的整体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拥有组织资源,但缺乏带动能力。全系统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个,工商注册47个,村级综合服务社2500多个,农产品龙头企业6个,专业批发市场29个,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35个,每年可助农增收8000万元以上,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普遍存在“弱、小、散”的问题,部分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有待加强。协会作用发挥得还不够,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才刚刚起步,对农民的影响和带动能力十分有限,普遍存在基础不实、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缺乏引导和带动能力的问题,没有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四)拥有资产优势,但缺乏竞争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供销社系统积累了一定的社有资产,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社有企业大多数也是靠这些基础进行资产经营,依靠收取租金过日子。我们的资产质量还不高,相当多的社有资产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社有企业普遍特点是数量多、个头小,资产多、效益少,好企业不多,亏损的不少;没有主营业务,负债率高,自身积累不足,发展缓慢,缺乏后劲,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
(五)拥有人员队伍,但缺乏创新意识。全系统拥有3.6万干部职工,这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是为农服务的队伍基础。但近年来供销系统人员只出不进,优秀人才大量流失,队伍老化严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思想难以克服,一些人怀旧情结浓重,不思进取、看摊守业,无所用心、无所作为,市县两级供销社机关满足于吃上财政饭,端上“铁饭碗”。全系统缺乏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经营理念落后,经营思路狭窄,等靠要思想严重,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意识淡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供销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以下五个方面寻求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