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 打造就业服务最佳社区(2)

2010-06-17 21:48


  三是实现“三零”目标。要求社区尤其是就业服务最佳社区实现零距离、零差错(提供政策服务无差错、答复问题无差错、办理各项事项无差错、基本数据无差错、信息发布无差错、就业安置无差错)、零投诉的服务目标。如钟楼社区协管员深入到3000余户居民家中,采集了2万多个基础数据,无一差错。
  三、坚持拓宽领域,创新工作内容
  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发就业岗位。各创建社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开发托幼托老、修理维护、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结合辖区单位剥离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结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岗位;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共管理的需要,开发社区保洁、保绿、保安、车辆看管、市场管理等社区公益性岗位,形成了我市社区就业“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大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三大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的社区就业新模式,有效地推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仅2005年,全市社区就创办就业实体1548个、服务网点1956个,开发就业岗位10919 个,安置就业12048人。
  二是开展特色服务。我们将开展特色就业服务作为争创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重要指标,要求通过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力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每年全市统一时间,统一要求,各社区举办一次就业援助月和社区就业活动周活动,工作基础扎实、地理位置优越的一些社区还开展了大龄专场会、趣味赶集会、网上招聘会等特色职介活动,提高了职介成功率。如铜花社区举办了“周边企业纳贤会”,一次性解决77人就业。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社区就业招聘会121 次,提供就业岗位8120个,安置就业4095人,其中帮助困难群体就业732人。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我市各社区利用信息网络、宣传栏等共向居民发布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逐家逐户上门发放《再就业实用手册》21万册,审核8.3万人申办《再就业优惠证》资格。社区还对将持证人的详细信息录入社区网络,传递给工商、税务等部门,并从协调场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到招收员工,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市社区推荐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690人,其中经信用社区审核、申报的达 129 人,通过社区协调减免税费300余万元,组织推荐免费培训3147 人,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3200余人。
  四是延伸服务领域。在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中,我们将社区服务工作领域逐步延伸到劳动保障工作的其他方面。如将享受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待遇初审、发放和管理纳入社区,实行网络管理。对有就业能力而连续两次不接受再就业培训、三次不接受推荐就业的,取消其享受待遇资格。去年以来,因就业收入提高后停发低保金的1350 人,其中实现再就业后主动申报取消的有 110  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和档案及组织关系由原来单位逐步移交到社区,使6.5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区数据库享受到社会化管理服务带来的便利。池湖社区等14家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医疗服务站降低门诊诊疗费和购药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13万余份,开展健康普查5万余人次,初步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
  四、坚持督促检查,创新激励机制
  为确保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稳步推进,收到实效,我们重点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细化考核标准。制定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考核标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考核细则》、《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成立了就业服务最佳社区创建活动评审小组,按照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就业安置等5个大项和21个小项具体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创新工作机制 打造就业服务最佳社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