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汇报材料(4)
2010-06-17 22:29
(一)净化工程。为净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我市城区全面推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了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实行了建筑垃圾及散装材料运输车辆净车上路、密封运输,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得到全面加强,环卫保洁管理不断规范。一是改革清扫保洁模式。针对不同路面,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扫方式,做到了路面见底色、余土、泥沙清理不过夜。二是实施环卫“环卫精品街”工程,主次干道卫生把好了四道关(每天三次洒水,每15天对城区人行道进行一次清洗,每天16小时对路面进行保洁,每天三次收集垃圾)。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环卫保洁实行了“五分钟考核制”,要求主要街道路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建筑垃圾的滞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城市环卫设施得到了全面加强,近几年,新建占地420亩、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个,建成粪便无害化处理厂1个、垃圾中转站15座,增添垃圾压缩运输车9辆、大小道路清扫车28辆,新增环保型公厕4座、流动公厕1座,升级改造档次较低的公厕50座,新添果壳箱1000多只。城市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30%,生活垃圾袋装率达95%,生活垃圾日清日洁,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绿化工程。我们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坚持显山露水、淡雅宜人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四面环山相抱,城中山水相连”的自然风貌,采取规划建绿、市场兴绿、拆违透绿、沿墙挂绿、依法管绿、科学护绿等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了“园林化单位”、“花园式小区”评比,以及“游园进社区、绿化进庭院、鲜花进家庭”和绿地认养、种植纪念林、义务植树等活动,把城区山头建成森林公园,把道路建成园林景观路,把游园修到百姓家门口,并以水道、绿道为纽带,将中心城区的公园、广场、游园等绿地斑块有机地串联起来,构成了“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至今,我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07%,绿地率39.18%,人均公共绿地12.85平方米,三项绿化指标列全省地级市之首。
(三)亮化工程。通过实施“一江两岸、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绿化带和临街建筑”六大亮化工程,近几年来,新增设景观灯10000多盏,新增绿地、桥梁和临街建筑景观灯20000余盏,新增路灯2000余盏,使城区路灯、景观灯增至近38000余盏,实现了道路亮、桥梁亮、楼体亮、牌匾亮、门面亮、橱窗亮、广告亮,营造优美的城市夜晚景观。同时,投入200万元新建路灯节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灯光多样化、艺术化、节能化,主次干道亮灯率达98%以上。2005年11月份,通过媒体公开征求市民对城区路灯景观灯管理的意见,让广大市民来决定路灯、景观灯开关时间,使路灯照明时间安排得更合理、费用更节约。
(四)美化工程。我市围绕“破旧楼体、破旧墙体、破旧阳台、破旧门店、破旧招牌”等市容市貌方面的“五旧”,狠抓了美化市容市貌工程,积极开展了市容街景整治、临街污染店面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和临街建筑立面美化改造、临街(路)空地修建艺术性围墙改造。几年来,取缔污染店铺50家、临街洗车市场80个、马路市场19个;迁移有污染的临街建材、修理、餐饮、美容美发和废品收购店面167家;清理破损、陈旧广告牌、灯箱1000余处,规范户外广告6000多处;清除乱贴乱画“牛皮癣”20余万处;铲除地上口香糖污迹30余万处;到过xx的省内外记者和四方宾朋纷纷称赞xx是一座真正没有“牛皮癣”的城市。
(五)秀水工程。为改善秀江河水被污染的状况,促进我市及下游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从2002年7月开始,我市投入2亿余元,对秀江实施了污水截流、淤泥清理、筑坝储水、河面保洁等综合治理,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秀江两岸污水通过两岸截污主管排入下游,进行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仅恢复了“母亲河”丰采,而且有效改造了秀江水质。如今,秀江河水清见底,一到夏天,美丽的秀江成了广大市民最大的“天然浴场”。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汇报材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