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县委召开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树立信心,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全面完成2005年的各项经济目标。稍后,县长朱发林同志对今年的工作还要作具体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前十年发展的好,就能为后十年加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进行的。2002年,县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三番,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这个总要求,我们制订了“十五”发展计划。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一年。能否如期实现县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2005年至2010年是十分紧要的发展阶段,也是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关键阶段。近年来,虽然我县经济在不断发展,但和西五县市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有明显差距,而且差距还在拉大。仅从人均GDP水平看,2004年我们刚刚迈过900美元的门槛,不到西五县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我们再不加快发展,不但自己确定的目标难以实现,还可能要拉昌吉州的后腿。县委经过研究,确定今年GDP增速要达到13.5%以上,与历年相比,这个速度是比较高的,但与迫切发展的需要相比,又是一个比较低的速度。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赶超别人就会落后于别人。虽然我们不奢望在短期内就消除与西五县市的差距,但绝不能因为暂时落后而悲观气馁、束手无策,一定要在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开放的程度、工作落实的力度上寻求突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抱定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坚定信心,强化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坚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后地区同样能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信心,积极寻求发展的新思路;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观念,紧紧把握西部开发、昌吉率先发展及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机遇,积极寻求发展的新举措;牢固树立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观念,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寻求发展的新动力;牢固树立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观念,积极寻求发展的新途径。各级领导、各乡镇和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争做促进发展的铺路石和先锋队,奋力推动吉木萨尔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紧紧抓住乌昌经济一体化机遇,寻求融合发展
自治区党委作出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为我县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是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密集,人才和科技优势突出,具有巨大的内在扩张力和辐射带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抢先一步,强化内因,突破外联,适应首府城市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张,寻求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速“1132”工程建设步伐,调优一产,扩张二产,提升三产,在推进协调融合发展中力争成为乌昌经济圈和城市群的紧密层,力争把我县建成首府城市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旅游休闲渡假基地、能源化工基地、支柱产业配套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今市场竞争和地区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推动建立紧密的市场分工协作体系。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地的优势,促进两地经济结构上的分工互补,优化资源配置,相互支撑,使两地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实施这个战略决策,对我们进一步调整思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特别是自治区确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的方针,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现实的发展机遇。现在,全州各个县市都在积极探索和运作如何加强同乌鲁木齐市的分工与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抢先一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谁就能掌握发展的先机,因此,在这种时不待我的形势面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眼光敏锐,行动迅速,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进一步审视我们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选准工作的着力点,主动靠上去做好对接工作,在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中争取加快发展的机会。在这方面,我们千万不可稍有迟钝和懈怠,一定要突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加快工作节奏。
县委书记在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0-06-17 23:35
县委书记在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