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几点建议:
1、资金方面:要加大造林投资。一是因为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差,越是立地条件差的造林地,造林技术标准和科技含量越要高,投工就多,单位面积投资也就相应加大;二是因为社会工资普遍较高,且造林工作又是一项艰苦的野外作业,造林报酬低了,工人易产生消极心理,责任心不强,不能按技术标准操作,会造成“磨洋工”。
2、技术方面:一是要做到提前整地,造林地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二是注重树种选择,选择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三是要选用良种壮苗,对苗木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虫害,不失水,高度合乎要求,提倡使用容器苗;四是要追加科技含量,除在造林前对苗木进行生根粉、保水剂处理外,造林后,还要在土层瘠薄地块使用滴灌水包,便于在干旱时有效增加土壤水份;五是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如“三埋二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是多年来科学地、系统地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违背了这一操作技术,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六是要做好补植工作,每年的春秋二季要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进行调查,春季主要是检查鼠兔危害和冻拨害造成的苗木死亡情况,秋季主要是检查苗木越夏时高温灼伤和干旱造成的苗木死亡情况,并及时用容器苗进行补植;七是要适时进行抚育,以松土除草为主,可疏松土壤、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还能减少土壤水分与养分的消耗,解决幼树与杂草争光、争肥的矛盾。
3、管护方面:一是做好封山护林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和群众订立护林公约、有偿聘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或牧主为巡护员等措施,加强对幼林地的保护;二是做好防害工作,如采用冬季覆土或覆草措施,预防寒害、冻拨害,通过下网捕杀或磊石围苗预防鼠兔害等;三是要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通过宣传、签订合同等方法,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火意识,同时管护员要加强对幼林地的巡护,做到及时发现火警、及时扑灭。
(二)、容器苗上山造林优缺点
容器苗是指利用各种能装营养土(培养基)的容器(如营养杯、营养袋等)作工具培育而成的苗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现广泛应用于各种绿化工程及荒山造林。现就本场应用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对比情况谈谈其在荒山造林工程上的优缺点:
一、使用容器苗造林的优点:
1、不需进行起苗、假植和包装等作业,减少了可致使苗木失水的许多工序。
2、运苗和栽苗时根系不受损伤,克服了从起苗到栽植过程中,苗根被风吹日晒失水太多的缺点。
3、能延长造林时间,不受造林季节限制。
4、可简代植苗作业,对植苗的技术要求不高,只需脱袋、踏实等工序。
5、造林无缓苗期,初期生长快。
二、使用容器苗造林的缺点:
1、运输不便,运费高。
2、造林进度慢,单位面积投资比裸根苗造林投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