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竭尽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各级管理部门要以日常管理为切入点,以市场调研为突破口,适时为民营企业出谋划策。具体到实践中,要为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指导、协调工作,不设卡,不刁难,对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帮助解决。同时要通过宣传,增强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提高他们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就民营企业自身而言,要做到“三个加快”,即:
——通过技术进步,加快现有民营经济的改造。针对当前民营经济的结构单一这一现状,应当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和素质。一是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发挥公用制企业基础雄厚等优势,促使民营经济投身其中;二是围绕民营经济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关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三是提升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以科技为先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在发展方向上,加快发展水平高、前景广阔的新产业。对此,要从传统的一产上“解放”出来,积极向二产、三产“进军”。同时,对那些资源型的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持续和替代型的产业。当前,我区要从实际出发,以逐步走产业化道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重点,将传统工业与新型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整个民营经济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
——在结构调整上,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针对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加强科研,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的差距。
总之,我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