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发展,各级领导班子首先需要思想大解放,提高执政能力,着眼于新的发展和新的实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本领。
坚持改革创新即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应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是改革与创新的关系。首先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抓住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是加速要素市场培育、增强市场主题活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同时,要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我,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政策措施,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又好又快”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让“快”服从“好”,在“好”中求“快”,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后发展地区,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去尽可能地加快发展速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发展的着眼点应放在注重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结构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坚持以人为本。
三是工业化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加快工业化是发展的核心战略,而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将能为加快工业化提供和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加快工业化与加快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工业化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或者顾此失彼。应始终把推进工业化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这样大开放才能有产业实力的支撑,才能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增长方式,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和推进城市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是各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必须是全民总动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要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要注重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突破。
六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各地同样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原来发展基础相当的地区经过多年打拼,其发展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反差,为什么原来居于发展后列的地区会实现了较大的赶超等等。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客观因素,更应从主观上找差距,从提高执政能力上找差距。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先进性最终应具体化在党的执政能力上。加快大发展,各级领导班子首先需要思想大解放,提高执政能力,着眼于新的发展和新的实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本领。
实践证明,思想解放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为创新铺平道路,创新是改革的落脚点和归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的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这条主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强大的思想武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社会是一件继往开来的伟大工程,同样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