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怎样在中国赚钱?(3)

2010-09-01 16:01

  而另一方面,这些跨国公司有着极强的税务筹划力量。某国税局官员就曾透露,大多数知名跨国公司会选择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应对,他们的运作方法非常复杂,往往在国外转好几个圈,而且内部财务核算有着非常先进的软件系统,有的软件系统国内税务工作者根本就不会操作,监管极其困难。再加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间信息封锁更造成了查税工作难度加大。方先生半开玩笑地比喻:“跨国公司都有一个律师团专门研究法律,只要有一点缝隙他们都能钻出一个窟窿。我们现在的法律上的空子几乎比门都大,他们堂堂正正的就能走出去了。”

  分析

  有数据表明,外企在中国平均亏损达51%-55%,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今年1—4月份,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利润(1075亿元)下降幅度为3.5%。对此,国家税务局官员认为,亏损企业2/3属于非经营性的原因,意在避税。保守估计,我国一年流失的外资企业税收已达300亿元。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多的国家,然而每年大量涌入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却普遍存在着亏损数目多、亏损额大的情况。有人将这个现象称为“外资悖论”:第一,能够将资本运作手段延伸到别国,将价值链的创造过程分解到他乡的跨国公司,其亏损率竟然高于东道国的地方企业。第二,资本是趋利的,在亏损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外资涌入这些热点地区。如此令人惊讶的“外资悖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青岛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点城市,2004年上半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共有479户亏损,亏损面仍达39.5%,占青岛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总数的60%;亏损额为8.3亿元,占青岛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的68%。

  不仅在青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外资企业亏损面大的情况普遍存在。外资企业账面亏损目的就在于避税。目前外企避税主要有6大形式:购销两头在外,通过“高进低出”将利润转移到境外;虚增投入固定资产设备价值提前收回部分投资额,且虚报企业年度折旧费用,使企业迟迟未能进入获利年度;以支付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商誉等特许权使用费、销售佣金、回扣等形式将利润汇出境外;集团内部实行上、中、下游产品的多环节提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以支付网络维护、广告、咨询等劳务费用转移利润;利用资本弱化,通过关联企业资金融通提供贷款支付利息或不收取利息等形式转移企业利润。

  外资企业如此大规模的避税也反映了我国对外企监管的薄弱。曾有人估算,以我国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手段,现有的外资企业平均每家被审计的概率是800年一遇!虽然数字的真实性值得探讨,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税务稽查部门在反避税方面的欠缺。

  招商

  本土企业:差别待遇话 语权缺失

  “中国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某些官员看见外国人恨不得跪下来叫‘洋大人’的老毛病不改,没有政策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永远难以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对于像方先生这样在外企工作、尤其是已经升至高层管理者的中国人来讲,头上总是像悬着一块玻璃的天花板,永远无法进入核心。真正的主管总是空降来的外国人,或者是“外黄内白”的华裔“香蕉”。而这些人除丰厚的薪金外,每年还会有相当次数的探亲假,出入国境的高额路费也由公司全部报销。“为外国人赚中国钱”的心理一直缠绕着方先生,而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也受到了良好的管理培训的方先生之所以一直没有离开外企创建自己的事业,却是因为看到了当年一位同事的教训。

  小刘当年与方先生一同经历了那家公司由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的变革。惟一不同的是,小刘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在掌握了一定资源后,他选择了自己创业。起初,小刘的工厂经营不错,由于他上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生产线,避开了一些激烈的低端竞争,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可随着外资的不断注入,很多外企开始进行规模化、配套化生产,小刘发现在招标会上,他们公司的产品总会被一些新的合资公司击败,而由于反复认证,以及某些核心技术的转让费用不断攀升使他们公司产品的利润被不断摊平。而更可怕的是在很多时候,他们这些本来就不在技术上占有优势的民资企业还要面对更多的不平等待遇。

外企怎样在中国赚钱?(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律师岗位难求的七大原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