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生态环境保护2009年工作计划(4)

2010-06-17 21:19


  3)龙潭水库-青山垅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防护措施①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在一级保护区边界界桩及二级保护区界碑拉网,主要路口设立警视牌;②强化水源地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随时掌握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③开发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使两水库的林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一级保护区生态屏障和二级保护区边缘绿化隔离带;④开展生活及农业污染或春风面源的治理工程,加强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和生活污水的治理;⑤强化移民搬迁政策,使水库保护区内的人口总人数减少,从而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污水给水源带来的压力。为确保水库的水质不受到影响,一级保护区内的耕作和养殖应予以取缔,二级保护区内应禁止养殖及剧毒农药使用。而且龙潭水库一级保护区和青山垅水库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与供水设施无关的一切建设项目。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开发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  开发建设项目中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一补一”的制度,确保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监管,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铁路、公路沿线易导致景观破坏的区域取土、挖沙和采石。建设线路和施工场址要科学选址,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严禁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沙、取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开发应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矿产资源开发必须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在沿江河湖库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凡矿业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限期进行生态重建或复垦,并按照国家规定加以补偿。产生的废气、废水,必须按照国家污染控制要求加强治理,限期达标。排弃的表土、尾矿、废渣,必须按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要求进行处置。已停止和关闭的矿山、坑口,必须及时做好土地复垦。
  (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确保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要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自然景观、景点的保护,限期对重要自然遗址的旅游开发,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的旅游开发,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建设的设施,要限期拆除。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旅游,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六)森林、草场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我县东部山区须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草场,应划为林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严格管护;已经开发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养生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好森林的生态效益;切实保护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特种用途等生态公益林;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草场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林草资源灾害性损失;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封山育林力度,加速林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林草植被的破坏。发展牧业要坚持以草定畜,防止超载畜量限期压减牲畜头数,采取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严格实行草场禁牧期,禁牧区和轮牧制度。

区县生态环境保护2009年工作计划(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采购员2009年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