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境保护发展规划(2)

2010-06-18 02:38


  1、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18199万吨,与2000年相比减少29.4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0000吨,与2000年相比减少32.67%,低于“十五”计划目标。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5250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2.92%,超“十五”计划目标28.05%。
  2、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全市烟尘排放量80779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4.68 %,超“十五”期末目标值16.31%;工业粉尘排放量68808 吨,与2000年相比减少2.13%,超“十五”期末目标值8.74%;二氧化硫排放量113636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74.98 %,超“十五”期末目标值118.8%。
  3、固体废弃物
  *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6%,完成“十五”期末目标值。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场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三)城市环境保护指标
  “十五”期间,我市加快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效果。具体见表3。
  表3  城市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 *年现状 “十五”目标 完成情况
城市集中供热面积 366万平方米 536万平方米 未完成
城市天然气使用量 55000万立方米 >30000万立方米 完成
城市气化率达到 97.86 % >92% 完成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完成
城市污水处理率 23.5% >60% 未完成
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 80.7% >90% 未完成
  (四)生态保护指标
  *年,全市林木覆盖率为24%,低于林木覆盖率达到25.3%的目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49%,与目标值35.5%还有一定差距,绿化覆盖面积2633.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5.40平方米。*年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1平方公里,达到年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目标;已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 个。
  (五)农村环境保护指标
  *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农机还田面积占可机械还田面积的79.6%;农业灌溉用水基本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六)能力建设指标
  “十五”期间,全市环境保护机构进一步加强,相继成立了安阳市重点水域管理站、市环境信息中心、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等机构,市监测中心站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所有县(市、区)成立了单独的环境保护局和环境保护办公室等机构,全市的环境保护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干部职工人数达到635人。
  已建成市区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监测数据信息网络中心正在建设,逐步加强各县(市、区)与市环保局的联网建设。
  (七)环境保护投入指标
  *年,全市环境保护投资为86084万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55%,达到环保投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3-1.5%的目标。
  二、当前的环境形势
  (一)有利条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生态环境良好和可持续发展定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做好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行动指南。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民族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市环境保护发展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商务经济发展规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