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境保护发展规划(8)

2010-06-18 02:38


  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重点开展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污染与水环境容量相应关系研究和“两控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确保总量控制得以落实。大力实施污染治理技术关键技术研究,要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高效低耗的成套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上有所突破。通过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环境保护科研人员工程设计水平。
  8、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提高环境执法能力。通过加强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项培训,切实提高环境保护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六、“*”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要在全社会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用这一发展观指导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变发展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推行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害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二)坚持依法行政,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加强环保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强化法治,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保证在依法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利基础上,公正、公开、公平执法。
  (三)落实环境保护工作领导责任制,保障环保工作的开展
  各级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领导责任制度,抓住制约环境保护的难点和影响群众健康的重点问题,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制定并组织实施环保规划,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实现环境目标。要根据形势变化,按照环保工作需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阶段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四)增加环保投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宽环保资金投入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化、设备国产化,环保治理市场化。
  (五)创新科技思路,保证科技先行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环境基础与科技支撑能力,开展环境理论研究与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应用,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培养环境保护科技带头人,创新环境保护科技思路,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
  (六)加强公众参与工作,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建立完善的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抓好环境保护文化建设与传播,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促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七)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健全协调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环境监测网络,规范环境信息的发布,经济综合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切实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市环境保护发展规划(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商务经济发展规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