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和完善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扶持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工业和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按照国际惯例,对畜禽良种引进、推广和畜禽疫病扑杀实行补贴政策。完善鲜活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运输畅通。建立政策性畜禽保险,降低畜牧业生产风险。对龙头企业在信贷、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产品出口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充分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运用财政贴息的办法推动金融部门提高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规模。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鼓励企业积极动用企业债券、土地转让、资产转移和重组改制以及境内外上市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吸引省外、国外资金,加快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
(四)强化服务,推进科技兴牧?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推广队伍,健全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组织和发动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学科技、用科技,提高素质,强化技能,强化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逐步形成以科技专业队伍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畜牧业技术创新体系。要认真抓好畜禽良种繁育、沼气饲养、秸秆青贮氨化及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经济杂交、人工授精、配合饲料、肉牛育肥、奶牛高产、胚胎移植、瘦肉型猪饲养、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检疫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科技转化为现实劳动力;要通过不同层次,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农民技术员的培训,重点抓好“经纪人、科技人、带头人”三种人的培训和对广大农民的绿色证书培训。?
(五)坚持依法治牧?
加大畜牧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畜牧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法律意识,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我市畜产品的形象和声誉。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