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完善全社会协调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以及群众团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基层。
(四)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建设“法治**”的分级部署、分工实施责任体制
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要根据区委关于建设“法治**”的决策,统筹协调、分步推进、分工落实。认真研究加快推进依法治区、全面建设“法治**”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区域性的工作目标与要求,加强分类指导。把建设“法治**”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求、考核标准逐一分解到相关部门,各地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切实抓好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并报区普法办备案。
三、今后五年,区司法行政部门参与“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牢固树立“争先、敢为、求实”的意识,以深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建设“法治**”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法治**”目标要求,以加强重要法律法规和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围绕“拓展和规范”这一主题,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监督管理、改善执业环境,健全完善以主体明确、功能完备、秩序规范、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法律服务体系;以推广创新“枫桥经验”为载体,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不断丰富人民调解工作的内涵和手段;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
工作重点是:
(一)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增强全体公民法治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普法工作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加大对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制度,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继续深入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和提高广大经营者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因地制宜地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特别是新任干部的法制轮训,切实加强对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要落实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二)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区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一章程、四民主、五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全面实行村务公开,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向深度发展,开展“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模范村”创建活动,逐步形成“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模范村”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梯度发展模式,真正把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结合“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把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广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向企业、学校、医院等行业延伸,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向广度发展,构筑有**特色的“民主法治”品牌工程,提升全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