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治建设五年工作基本思路(3)

2010-06-18 10:20

(三)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针对司法所为镇乡(街道)内设机构的实际,协调镇乡(街道)党(工)委建立适当的管理体制,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密切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信访部门联系,建立经常性工作平台,提高人民调解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水平。进一步发展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改革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司法民事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相结合的新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地培训、轮训人民调解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广泛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活动,探索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新路子。理顺司法所与其他基层政法单位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预防和减少涉法信访、突发性群体事件及民转刑案件,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筑好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坚持“依法、规范、有序”原则,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各镇乡(街道)要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切实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分工协作和制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罪犯社会教育和改造质量。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推动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深化各项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三无”人员和特殊困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工作,把归正人员纳入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助工程,充分利用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拓宽安置就业渠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教志愿者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归正人员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落实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重点帮教对象的非强制性监管措施,确保全区归正人员帮教率和安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

(五)拓展规范法律服务,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坚持并完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进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体制改革,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参与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完善公证体制改革配套措施,规范公证管理和公证服务,规范公证业务程序,进一步提高公证服务质量,提升公证的公信力。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所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模式,实现法律援助事务专业化与社会化有机结合。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制度和案件办理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的长效机制,推动法律援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促进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区法治建设五年工作基本思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外经贸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重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