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2010年工作要点(2)

2010-06-18 11:14

  全力推进功能区开发建设。推进核心城区道路和公用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主要区域夜景灯光。加快中心商务区楼宇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南港轻纺工业园及生活配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资项目落地,全面推进北塘片区、西部片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等区域的开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渤龙湖总部经济区、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等高端项目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三、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努力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全力打好结构调整优化攻坚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扎实进展,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100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继续推出新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切实抓好项目的引进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加速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点,科学制定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壮大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引导企业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搞好节约挖潜,强化营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完善和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4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商贸、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策划实施一批新的项目。积极发展金融机构,加快创新金融业务,推进股权类交易市场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建设,优化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发起设立天津农村商业银行,争取更多金融企业在津设立法人机构。加快金融城、于家堡等金融业聚集区建设。继续整合规范投融资平台,建立“借用管还”良性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打造津湾广场高端商业商务标志区,提升海河商贸带、滨江道和平路中心商业区等商贸聚集区。建成梅江会展中心。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矿业大会、津洽会、融洽会、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等展会和购物节、啤酒节等商贸节庆活动。改造提升一批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做大做强一批物流园区,培育大型综合物流集团。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新建改造一批高星级酒店。办好中国旅游产业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做好上海世博会参展工作。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和社区、家政、养老等服务业。

  扎实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规模发展优质高效设施农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种子种苗种畜禽产业和农产品保鲜、深加工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深入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机制。

  进一步推动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发挥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产业传导、技术扩散和功能服务,推动产业链、配套链向区县延伸。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建设提升一批繁华街区、都市工业园区和特色经济街区,加快万达商业广场、仁恒海河广场等商业载体建设,打造一批纳税额超亿元的商务楼宇。全面实施区县经济三年发展计划。促进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协调发展,培育更多强区强县,壮大各区县综合实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加快495项区县重大项目建设,策划推出一批新的项目。搞好31个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试点,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市委2010年工作要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县经贸局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