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目标,突出抓好经商务工人员、农村村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基层群众对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认知能力。
1、深入抓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制宣传教育,带动企业员工和经商务工人员的学法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市、区两级普法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联合宣传、公安、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商、工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职能部门和社团组织,组成联席会议或协调小组,统一有序地对企业普法进行部署规划、组织实施、指导检查。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企业管理者学法培训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企业员工和经商务工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
2、把经商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同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对务工人员法制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市普法办拟于5月份,对经商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进行专题调研,提出适合形势发展的可行办法。各级普法部门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注意同劳动用工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密切协作,配合管理教育抓好“三个结合”:即把依法治企与务工人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把职能部门的综合教育管理与企业自主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把分散教育管理措施与集中教育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同时,结合提供服务,搞好普法教育,从劳务出入口入手,按照“谁主管、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的平台前移。通过岗前、在岗和领取IC卡暂住证时宣传法律法规、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提供法律服务,运用个案开展典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针对性宣传。
3、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村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结合xx省“十百千万”工程,市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将深入挂钩镇、村加强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指导。管辖农村的区、县级市普法部门,要针对社会转型期我市农村问题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原由,摸规律、拿办法,开展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内容上,要以解决当地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村民关注的涉法问题为重点;在手段上,要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这个载体,运用贴近民情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在效果上,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村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三)以治安整治重点地区和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的人群为突破口,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市普法办将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调研活动,研究探索在治安重点地区及特定人群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有效形式、方法和宣传重点。各地区、各单位普法部门,要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配合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及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解机制建设,建立区域性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联系点、联络员队伍,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并在人员、设备、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真正做到舆论宣传靠前,教育引导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四)从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成为合格建设者的要求出发,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水平和质量。
1、大力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应当以在校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法制教育体系,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制定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考核,进一步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
2、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市、区两级已经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单位,要根据法制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规划、更新教学内容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适当增加学习法律知识的趣味竞赛活动。没有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单位,应及时建立适合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