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送礼 有礼成没礼

2010-06-15 21:26

礼仪大家谈
  
  朋友的同事过生日,他特意订了一盒大蛋糕,不料其他道贺者个个都送数百元的大红包,尽管主人没有明显不悦,但那场面仍让他十分尴尬。
  
  过生日办喜事,朋友之间相互送礼道贺,本是人之常情,既表示友谊,也是生活情趣。至于送什么,礼品的价值轻重,都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并非是礼轻情意轻,礼重情意重。以礼品的轻重来衡量友谊的深浅,无疑使人情变味了,友谊扭曲了。
  
  在不少人的意识中,都把礼品的轻重视作衡量友谊的标准,送礼者觉得礼轻了,不好意思,没有面子,或是担心礼轻受人怪,于是,“人情大似债,头顶锅盖卖”。不论遇到怎样的喜事,都得备上一份厚礼,而且相互攀比,礼价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重。经济拮据,囊中羞涩,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死撑面子。有些受礼者也是看礼待人,礼轻了心里不高兴,甚至给人以冷脸。世俗的礼仪观,使正常的礼尚往来变成了金钱交往。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固然不错,必要的送礼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只是不能把礼仪看偏了,以礼品的轻重看待友谊的深浅,显然超出了友谊的范畴,是庸俗的礼仪观。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引进了不少西方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群众生活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但我觉得,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妨也引进一下先进的礼仪观,送礼时不必拘泥于礼品的轻重。况且,“礼轻情意重”也是我们的文明传统。在破旧俗倡文明的今天,我们更应有一个文明的礼仪观,以促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攀比送礼 有礼成没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拒绝收礼也要注意分寸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