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公众场所偷拍偷录问题探究(4)

2012-08-28 21:35


虽然网络时代广泛存在于网络的隐私侵权主体大都是普通人,但公民隐私权保护,除了民众自律外,尚需他律辅助推进,无论是从保护隐私的角度还是整治互联网环境的角度,政府都是义不容辞的重要力量。
     3、媒体引导舆论,同时媒体人以身作则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力量依旧不容忽视。公共场所偷拍偷录等隐私权问题最初只涉及媒体、媒体人与公众,如今随着偷拍偷录现象的普遍化,成为网络传播中的潜在隐患。传统媒体想要保持优势,增强自身的可信度和媒介认同感、归属感,就必须在网络时代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在隐私权保护问题上传统媒体可以大有作为。
一方面,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其宣传隐私权保护、引导民众认识隐私权的重要性,都是其职能的体现,是媒体作为社会良心应当有的作为。另一方面,偷拍偷录问题本源自媒体,只有媒体人以身作则,充分尊重他人隐私,才能为民众作出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民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尊重隐私的实质就是尊重人权,尊重一个人体面地生活的尊严。 
 

[1] 《偷拍偷录合法与非法的几条界限》,魏永征,《广播电视研究》,2000年第8期
[2] 《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浪潮》,徐迅,P265
[3] 《隐私权:美国社会共同的话题》,和育东,1998年5月8日《检察日报》
[4] 《突发事件报道》,谢耘耕,曹慎慎,王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 《重视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古明惠
[6]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蔡骐
[7] 《从谷歌街景侵权看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陈小雯,邓开发,《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
[8] 《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与立法完善》,林振通,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4/03/351518.shtml

网络时代公众场所偷拍偷录问题探究(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