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藏高原涅如藏布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3)

1970-01-01 08:00


  4.3建立动态监测网
  动态监测是立足于水土流失现状,对其从过去到现在所产生的变化,包括变化的区域分布及数量特征,所开展的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以便掌握其演变速率和演变规律特征,为更好地了解其现状和展望其未来提供帮助。根据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实施治理。
  4.4生物措施
  要标本兼治,必须采取生物措施,大面积种草,种植适生的水土保持灌木林,如红柳和沙棘等。水土保持灌木林主要选择在沟壑、沟底一带;护滩灌木林布置在沟口以外的堆积扇、堆积台地及口内宽谷河滩地上,以达到林保土、土蓄水、水养林,最终实现保持水土的功能。
  4.5限制流域内的农业生产规模
  高原环境的脆弱,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且破坏后恢复能力也差,较小的人类活动干扰都使起生态系统朝不稳定方向发展。因此要限制区内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流域的中游,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应限制牲畜数量,防止过牧而加重草地退化。对目前草地退化严重的地区应实行封育。人工种草,建设围栏,改变传统的游牧方式,减小畜牧业生产对草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流域的下游人口集中,主要生产活动是农田耕作,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该区应维持现有的农田规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在农田周围修建灌木林带减小风蚀,尽量以最小的灌木林防护面积达到最大的防护能力。

关于青藏高原涅如藏布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新思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