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具有游戏价值的儿童玩具设计思考(2)
2012-08-28 00:00
3.玩具起源于游戏
有人说,游戏本身就是人类的玩具。也有人说,玩具其实就是游戏的延伸。
玩具的诞生与人类的游戏活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而把玩具的起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无疑是正确解释玩具产生原因的重要途径。游戏既然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比如在房间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反复转换电视频道这样的行为也体现了他们的一种游戏心理。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下面的一个调查来得出对玩具设计有意义的启示。
在有关部门对玩具产品的抽样调查中表明,家长欣赏及孩子喜欢的玩具,洋玩具占有较大比重。在谈及为何不喜欢国产玩具时,受调查者指出主要是由于国产玩具普遍存在品种少、不灵活、不美观、质量差、益智性差等缺点。
因此,在如今的儿童玩具设计中,将游戏的价值运用其中,设计出伴随在各式各样游戏活动中集功能性、安全性、游戏性于一体的玩具产品,同时在玩具设计中体现出游戏的本体价值和功能价值,无疑就是给儿童玩具设计者的一个重大启示。
4.游戏价值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运用
对游戏价值的理解,可以深刻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智力,社会能力,情感,身体健康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如何将这些价值运用在儿童玩具设计中,需要在游戏的内容和分类的分析中得到答案。
4.1从游戏的题材角度
游戏的题材反映了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想象能力,儿童的游戏内容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丰富。从游戏的主题来看,随着儿童经历的积累,游戏内容的范围和情节都呈现由简单到复杂,零星到系统的变化。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游戏主题主要反映一些生活琐事,一般总是模仿人们运用一些常见工具的片段动作。中班儿童的游戏内容与小班儿童相比,有了显著变化,经常反映着成人社会生产劳动和人们之间一般关系。大班儿童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以政治事物为主题的游戏,比如医院游戏。研究表明,小班儿童在玩游戏时,总是满足一些医疗器具如听诊器、注射剂;而中班儿童则把护士和病人的关系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到了大班,社会活动成为游戏的主要内容,比如医生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从这样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样适合医院游戏题材的玩具产品应该根据儿童不同年龄表现出来的心理需求作更进一步的细分,玩具种类除了对个别医疗用具作简单的模仿用以儿童在游戏中对医院片段场景的再现,也可以对更多用具如何组装和运用以及反映医院场景的道具进行更真实地模拟,这样有引导儿童职业理想和规范认识,学习常识知识的作用。除了根据儿童年龄对同题材玩具作更细致的划分,还应该设计包括更多游戏题材的玩具,让更多的儿童根据自己的喜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有助于儿童兴趣爱好从小的培养,在人生道路中,更快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
4.2从游戏的类型角度
我国通常综合内隐和外显两个维度对游戏类型作出划分:将游戏分为创造游戏和规则游戏两大类。更进一步,根据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又将这两类游戏分别划分为三种:创造游戏分为角色游戏,侧重于角色扮演及其情节的社会性;结构游戏,侧重于认知过程的操作或建构;表演游戏,侧重于形象塑造及戏剧性表演方式,而规则游戏分为体育游戏,侧重于运动技能;智力游戏,侧重于知识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音乐游戏,侧重于音乐素质及技巧的培养。在这里以音乐游戏和结构游戏为例作详细分析。
音乐游戏,是指演奏音乐、编曲或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游戏。儿童在做“音乐游戏”时用的玩具需要玩具乐器。玩具乐器与正规的乐器无本质的不同,但是结构较简单、操作较容易、规格尺寸较小,比较适宜于儿童掌握,外形一定更富童趣。玩具乐器种类极多,如电子琴、口琴、笛子,以及打击乐器等,通过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乐感及对音乐的兴趣,对儿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玩具乐器的造型、音色、音质等各种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游戏的质量,因此,设计上有较大的创作空间。
关于具有游戏价值的儿童玩具设计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