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通信史的学科建构之探讨(3)

2012-08-28 22:02

                                民营邮递         民信局

                                                                 侨批局

                                                                 信客

 

 

  

 

  中国邮递通信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使用邮递通信最早的国家之一。自殷商时期至今,中国邮递通信发展历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纵观中国邮递通信发展史,其历史分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或上下两卷)。第一部分(上卷)可为“古代邮递通信”;第二部分(下卷)可为“近现代邮递通信”。上卷“古代邮递通信”主要记述国家邮递——邮驿通信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同时还要记述民营邮递业的产生和发展,如战国时期的私邮通信、唐朝时期的驿驴、明清时期的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邮递通信。下卷“近现代邮递通信”主要记述国家邮递——邮政通信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还要记述邮驿、民信局等的裁撤,以及侵华“客邮”的撤销等。

  上卷“古代邮递通信”可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萌芽产生时期;二、秦汉魏晋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初步发展时期;三、隋唐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全盛发展时期;四、宋元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继续发展时期;五、明清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由盛转衰时期。下卷“近现代邮递通信” 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大清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产生时期;二、民国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成长时期;三、人民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时期。

  上卷一开始要探讨邮递通信的起源问题,然后是萌芽产生时期。中国邮递通信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信息传递,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己经使用各种方式传递信息。在产生之前,人类传递信息主要靠呼叫、手势及面部表情来进行。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开始用“捎带口信”传递信息,这是人类通信的第一次革命。文字产生之后,人类开始用书信传递信息,这是人类通信的第二次革命。只有在文字产生之后,人类才具备了“邮递”的客观基础。分析“邮递”的含义,乃实物信息的传递。进入“邮递通信”,乃是一项活动、活动、有组织的实物信息传递活动,这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歩逐渐形成的。可以说,中国邮递通信萌芽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形成之后,产生于殷末周初的“简书”传递,这时已出现传递官府文书的“简书”(竹简),这可能是较早的有组织的实物信息传递活动,这已成为一项具有社会活动意义的邮递通信。周朝普遍使用了“邮传”通信,秦代以后,尽管邮递通信的名称不断変換,如“邮”、“置”、“驿”、“亭”等,统称“邮驿”,均属于“邮递通信”。这样的邮递通信(邮驿),一延续就是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古老传统的邮递通信(邮驿)才被正式裁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邮递通信史的学科建构之探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