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影响施肥的主要因素和施肥控制原理,确定了自动变量施肥步进电机转速控制模型: ,确定变量施肥控制系统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2) 分析了控制系统输入和输出条件,设计单片机硬件系统作为自动变量施肥执行机构的控制器。硬件电路主要包括DGPS信号接收、速度传感器信号接收、键盘接收、IC卡接口、控制输出、显示及报警等部分。经过试验验证,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使用要求。
(3) 使用单片机开发的高级语言工具C51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自动模式下对DGPS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提取,完成对地块网格的正确识别和施肥量的查询,控制输出实现自动变量施肥;手动模式下实现了对地轮转速传感器脉冲信号和键盘值的读取与处理,控制输出频率,实现手动变量施肥。程序具有简单高效、结构清晰和一定的通用性等特点。
(4) 通过计算机与控制系统的通信,为控制系统提供地块和模拟DGPS信号,实现控制系统对地块网格的识别和控制模拟。缩短系统开发和实验周期,同时为使用计算机直接控制变量投入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本文研究是基于地图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传感器技术和算法的进展,实时监测判断作物长势及营养需求一定能达到相当高的精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自动变量作业。
目前,我国在精确农业技术很多方面处于消化吸收阶段,变量施肥的部分技术得到试验或应用。但是,对于如何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变量施肥整个作业流程的设计和规划,如何把分散的变量施肥相关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这方面尚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试验。精确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精确农业有关的机械设备研究,它们是传统的农业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有机体。我国发展精确农业必须适应我国国情,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又不能完全排外。在研究的初期采取采取国外与国内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我国现有技术及研究水平,组装研制适合我国田间的变量作业机具,在此基础上实现外购部件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这是降低精确农业各项投入成本的有效途径。
精确农业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必将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姚娜.《GIS、Mapinfo与MapBasic学习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刘刚. 精细农业的技术组成、决策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01:57~60
[3] 张书慧,马成林,于春玲.应用于精确农业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53~155
[4] 吴才聪,张书慧,马成林,杨印生,韩云霞. 利用MapBasic划分精确农业田块网格方法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56~159
[5] 中国电子网.
[6] 黄智伟,王建军,盛国森. AT24XX系列IC卡的读写操作控制.电子工程师,2000,10:46~48
[7] 马忠梅,马岩,张凯等. 《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8] 王广运,郭秉义. 差分GPS定位技术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9] 南京伟福实业有限公司.
[10]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AgGPS™ 124 / 132 Operation Manual, Revision: A.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February 1999, Part Number: 38747-00.
[11]韩云霞,张书慧,马成林等. 基于GPS和GIS的精确农业变量施肥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 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年会论文集,2002.12
[12]范逸之,陈立元等. 利用Visual Basic实现串并行通信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