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之探究(2)

2012-11-01 21:34


  (二)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保持补偿的顺畅性 
  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间装设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装置,能够产生如下的效果:(1)有助于电压的稳定,能够减少在输电过程中的不断充电现象;(2)提高输电的容量水平,即在多条线路的输电过程中,及时补充其损耗,起到稳压增容的作用;(3)调节性能强,因这种补偿在线路的中点,能够起到配给和补偿的功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调节功能。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选择合理的调节点,即输电网的电压支撑点与调压输电网与受电地区的低一级电压的电网相联的枢纽点设计无功补偿装置;(2)确定合理的补偿调节范围,减少其手外力的影响;(3)不断地进行跟踪维护,尽管这种补偿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也会出现一些诸如受恶劣天气影响等问题,应该注意随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校正。 
  (三)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提高电压利用率 
  用户是输电过程中的终结环节,如果能够在用户终端进行分散补偿,不仅能够提高电压利用率,还能够使得用户的电器设备始终保持在一定的稳压值之内,减少破坏现象的发生。笔者以为,用户终端分散补偿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城镇电力用户的用电量日益增多,需要节省资源成本;(2)使用电器的频率较以往有所提高,实行这样的补偿方式,能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3)符合国家的用电规范要求《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指出,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可以这么说,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是较为合理的方法之一。 
  对此,笔者以为应该建立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来提高电压的利用率。我们可针对小区用户终端,应该开发一种新型低压终端无功补偿装置。这样的无功补偿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得电压释放系统能量,提高线路供电能力;另一方面,使得电压始终保持在一定的稳定数值范围之内,有助于保护电气设备。除此之外,运用这样的补偿方法,可使线损率减少20%。 
  总之,在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中,不仅要分析低压线路的具体特征,还应该从无功补偿的运用方法出发,精心设计符合电压运行的节能模式,一定能够提高低压电网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戴晓亮.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1999,23(6). 
  [2]曹光祖.应系统地重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J].低压电器,1999,(5). 
  [3]张勇军,任震,廖美英.10kV长线路杆上无功优化补偿[J].中国电力,2000,33(9).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之探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理顺煤电关系的建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