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2)
2012-11-01 21:45
3市场信用体系构筑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从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到材料供应商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信行为,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危。因此,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十分必要,主要表现为:
(1)只有通过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息透明化、市场竞争公平化,使科学的管理、优秀的业绩、雄厚的资信实力成为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筹码,使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行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只有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才利于切实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品牌意识。各市场主体为增强各自的竞争能力,必须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激励机制的激活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自觉要求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与树立社会公众形象的意识,从而增进企业规范从业行为以及认真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
(2)只有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才利于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全面、科学、客观的行业系统内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地支撑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科学决策及具体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步骤的合理安排,为水利工程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只有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才利于在国内树立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地位和形象,这不仅为各市场主体跻身于非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而且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提供基础性资料;为降低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资源投入,同时为实现国内建设行业市场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条件。
(5)只有建立权威性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才利于为提高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各市场主体在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认知度和话语权和得到国际权威信用机构的互认。从而加速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与国际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接轨步伐,最终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各市场主体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条件和树立国际诚信企业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架构发展的客观需求下进行的,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4主体部门的作用和基本任务
水利工程建设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携手打造。终极目标:一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机构和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促使其在法律规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此作为企业资质等级和市场准入的重要标准;二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三是建立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向行业提供企业资信情况;四是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建立信用承诺公约;五是建立行业信用守则,规范行业行为,引导行业自觉形成一种维护信用的良好风气,推动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发展。 4.1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和任务
由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独有的权威职能,具体表现为双重职能:一是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各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行业信用环境;二是要求其率先垂范,为各市场主体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在国家尚未出台信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为给本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律支持,并着手研究和制定各市场主体相应的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同时,做好监督指导各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4.2行业协会的作用和任务
行业协会通过在本行业内开展各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本行业的行业自律与行规建设工作。并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和制定本行业信用体系的标准和相关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以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用平台,开展对各市场主体信用的动态监管工作。在逐步完成信用征信和评价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行业内的信用秩序。并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双重目的。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