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在涠洲终端的应用研究(4)
2012-11-01 22:04
3 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工艺原理
根据涠州终端处理厂污水处理小试、中试报告,污水通过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比实验确定污水处理以生物处理技术为主体,采用“厌氧+好氧+过滤”工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厌氧池设计采用“折流板式厌氧反应器”(ABR),该反应器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36小时,原污水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将废水中的可溶性的高分子有机物和不溶性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的有机酸、醇及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气体,并放出细菌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的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COD去除率为20%~30%。厌氧出水再泵入“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内进行好氧生化处理,SBR设计的运行周期为12h(进水1h,曝气8h,沉淀2h,排水1h)。剩余污泥进入浓缩池浓缩处理后经过脱水处理后将泥饼外运填埋处理。SBR处理出水通过滗水装置排入过滤池,经过滤池的滤料层后截留了SBR池出水中可能残留的悬浮颗粒。过滤池处理后出水经储水池后达标排放
(1) 本工艺采用生化(ABR+SBR)组合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再泵入SBR池内好氧生化处理,污泥回流至厌氧反应池,多余污泥进入浓缩池浓缩处理后经过脱水处理后将泥饼外运填埋处理。处理后出水经贮水池后达标排放。
(2)工艺采用了处理技术工艺成熟,所设各构筑物的功能明确,组合合理,处理过程中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管理,通过各构筑物的综合处理,相关指标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
(3)SBR反应池特点:SBR反应池设置多个反应池,其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按序列、间歇的方式进行,污水采用连续处理排放;反应池运行灵活,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各阶段的运行参数都可以根据污水水质和出水指标进行调整。
(4)ABR反应池特点:采用多格室结构代替单室反应器结构,无专用的气固液分离系统,结构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布水系统,也不需要设置专用三相分离器,其运行管理简单;反应启动时间,ABR污泥驯化期在50天左右,各隔室的微生物随流程逐级递变,可间歇运行。
(5)成本及运行费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处理相同负荷的含油有机废水,SBR+ABR工艺,一次性成本和常年运行费用均较低。
4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涠洲终端污水处理项目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造,2006年4月28日全面竣工投用,采用的“厌氧 + 好氧 + 过滤” 处理含油污水工艺,是集各成熟、高效处理单元的合理组合,经过三年时间的运行证明,本污水处理流程耐冲击负荷、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同旧的污水处理装置相比较,污水处理量满足了现场的实际需要,节约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减轻了操作难度、减少了大量的设备维修和维修成本。经当地环境监测站的多次监测结果表明,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设计排放标准,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1]Grobicki A,Stuckey D C.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1991.
[2]Perter N Hobson,Andrew D Wheatley.Anaerobic Digestion—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1994.
[3]郭静,李清雪,马华年等.ABR反应器的性能及水力特性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7.
[4]William P Barber,David C Stuckey.Startup strategies for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s treating a synthetic sucrose feed.Proc 8th International Conf on Anaerobic Digestion,1997
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在涠洲终端的应用研究(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