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会计理论的现实选择与理性思考(3)

2012-08-24 00:17

  (一)对事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披露

  事项会计理论要求企业详细披露所有的事项信息将会导致商业秘密泄露问题,显然不会有企业这样做,因此,有必要对事项信息加以甑别,有选择的披露不会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事项信息。对于不涉及商业秘密的事项信息,如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等信息可以加以详细的披露,这些信息可以详细到具体的明细。而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如核心技术主要的顾客源等信息可以披露总括的信息。对于哪些信息应该加以详细披露而哪些信息应该加以汇总披露,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指导性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有选择的披露并不等同于SEC在公平披露规则(Regulation of Fair Disclosure,简称Regulation FD)中所指的选择性披露,SEC所指的选择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披露不同的信息,这种披露方式有违公平披露原则(陶世隆,2002)。本文所说的有选择的披露是针对信息提供者而言的,对于所有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收到的信息都是相同的。

  (二)对事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汇总

  企业披露过于详细的事项信息将会导致信息超载和信息混淆,有违事项会计理论的初衷: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可以考虑对事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汇总。

  Johnson(1970)将汇总分为3类:(1)加总,是指对同类事项的众多相同特征中同种计量结果的简单相加;(2)组合,指对不同事项中众多相同特征的相加;(3)综合,指对相同或不同类型事项中众多不同特征的相加。笔者认为,从事项会计的角度来看,在考虑对事项信息进行汇总时,应采用第一种汇总形式,也即Johnson所指的加总,因为对同类事项的相同特征中同种计量结果进行简单相加不会破坏事项信息的特征与结构,这样,虽然经过了汇总,但事项信息仍将传递较原始的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

  在事项信息的披露方式上,可以采取层次性披露方式,即: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汇总程度不同的事项信息,如第一层次是原始的未汇总的事项信息,第二层次是经过一定程度汇总的信息,第三层次是经过更高程度汇总的信息……等等,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把握信患韵能力选择不同层次下的信息。当然,我们可以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在个层次之间加上链接,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层次的信息之间进行转换。

  (三)制定应用规范

  事项会计理论虽然强调提供原始的事项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对其制定应用规范,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事项会计理论要在实务中得到实际的应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应用规范,用以指导实务。笔者认为,事项会计规范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项的确认标准,也即应将哪些事项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提到,由于事项会计的立论基础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可知,所以在制定事项的确认标准前,首先应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的事项。(2)事项的计量方式与计量属性。对于计量方式,应该规定哪些计量方式能被采用,对不同的事项信息应具体采取哪些计量方式。例如,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同时采用教育年限、工作年限、职称等多种方式来计量。对于计量属性,也要针对不同的事项规定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存货可以采用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和披露时点的市价同时加以计量,与此同时,应该提供该类存货或相似存货的市价参考信息,以保证披露的真实性与公允性。(3)财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标准。对于根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事项信息所得到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应标准化,便于会计信息的可比。虽然事项信息纷繁芜杂,但通过制定标准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将能够保证不同的使用者根据这些事项信息得到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是一致的。(4)软件标准。对于用来生成和报告事项信息的软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在词汇表、数据库及财务报告格式等方面,不同的软件应采用同样的标准,并且不同的软件之间应具有兼容性,不影响会计信息在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导入和导出。

事项会计理论的现实选择与理性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