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量化投资研究———量化择时选股策略(2)

2021-05-10 01:02

为比较不同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本文采用Wind资讯数据库中的晨星基金分类标准予以数据筛选,共取得了1443只基金的数据(剔除货币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同时,为了分析各种类型的基金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选股择时能力,本文将研究区间分成三个时间段,根据模型相关变量及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最终筛选出384 个样本,如表1所示。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以下2表是综合运用T-M 模型对样本基金予以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样本基金的F值均处于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这说明方程的整体显著性良好,同时拟合优度R2处于0.30~0.79,说明拟合较好。

下面,运用T-M 模型对所有样本基金进行回归计算,分别从选股和择时两方面的能力对各种类型基金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统计表现进行分析。

3.1选股能力分析

(1)回归分析

表2中27 只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的基金T-M 模型的检验结果。通过t检验结果表明,其中仅有三只基金没有通过α> 0的显著性检验,而其他的24只基金均通过了α>0的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22只基金的α>0,占样本总数的81%。结果表明样本内基金经理都具有选股能力,但α的数值都相对偏小,这说明我国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尚需提高。

(2)统计分析

通过表3的统计汇总,可以看出,只有债券型基金在2007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选股能力系数为负值,而其他基金在每个时间段均具有正向的选股能力,这表明样本内基金经理都符合考察目的。不过,能力数值普遍偏低。

通过表4、表5和表6分析,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选股能力都高于债券型基金,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指标也差别不大。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具有一定选股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突出。

3.2择时能力分析

(1)回归分析

表 2 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27 只基金在不同时段内T-M 模型的检验结果。从 t 检验来看,只有两只基金能够通过α的显著性检验。通过T-M模型的回归分析,其中9只基金α>0,多数基金表现为负向的择时能力。

(2)统计分析

从表7 可以看出,只有债券型基金在2007年10月8日到2008年10月8日和2007年12月31日到2011年12月31日两个时间段内的择时能力系数大于零,其他的基金在每个时段的择时能力系数均小于零。

中国证券市场量化投资研究———量化择时选股策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货币金融服务板块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