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在择时能力方面,只有债券型基金的表现较好,样本内基金总体呈现负向状态。说明我国基金经理的对于未来经济及股市整体趋势的研判和分析不够透彻。
4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选股能力方面,除债券型基金外,所有类型的基金在三个时间段都表现出一定的选股能力,不过能力表现并不显著。而且,所有表示基金选股能力的标准差相对较小,表明基金经理之间对投资配置、组合的能力差异很小。
(2)择时能力方面,样本内基金经理择时能力不太理想,当市场出现多头行情,基金经理难以把握机会,以寻求稳定超额收益率;当市场出现空头行情,基金经理也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及时空仓止损。此外,所有类型基金择时能力标准差都较大,不同基金经理的表现水平波动较大。
(3)综合分析,我国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尚需加强,具体表现在择时能力方面,只有少数的基金经理能够具备一定的选股能力。这种结果受到国内证券市场特点、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等客观原因的影响。相信随着我国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基础性制度,以及基金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等措施,基金经理的择时选股水平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Treynor D.E.,Mazuy K..Can Mutual Funds Outguess the Mark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6(17):38-4.
[2]理查德.托托里罗.量化投资策略——如何实现超额收益Alpha[M]李洪成,许文星,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吴世农,李培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2(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