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4)

2021-05-10 01:16


  大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总体上对第三方物流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海洋渔业尤其如此,是第三方物流赖以生存的土壤,但状态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大体上只有城市郊区的农业较少依靠第三方物流,较多采用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而大部分农业产品需要依靠第三方物流来实现农产品的集散。农业生产的是低附加值产品,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非常分散,物流距离较远,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很难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难以承担物流费用。其难处在于,农业对物流成本负担能力较低,却又不得不依赖第三方物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买全国卖全国”的广泛覆盖。这既是一个难解的矛盾,也是一个世界难题,需要政府进行政策扶植。


  对工业而言,尽管其分布的广泛程度不能与农业相比,但却比农业复杂得多,为寻找最优方案,经常需要远程物流。由于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三方物流就变得不可或缺。一般情况下,除专用和配套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之外,采用第三方物流是常态。而且对于工业生产企业供给和销售两端的外部物流,原材料供给一端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重要高于产成品销售一端。前者有利于减少支出,后者有利于保持产品竞争力,增加企业收入。有统计数据显示,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物流成本下降11.8%,物流资产下降24.6%,办理订单的周转时间从7.1天缩短为3.9天,存货总量下降8.2%。当然,由于没有更加全面、科学、权威的统计数据,所列数据仅供参考。


  七、我国的第三方物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很长一段時期,我国在商品市场上采取直接进行交易的方式,物流采用卖方送货或买方取货的方式,且主要是买方取货并完成以运输、仓储为主的物流,而由第三方到卖方取货后再交给买方的送货到家的方式不被社会看好,未能得到普遍推行。当时,由第三方运作的物流曾经处于发展非常缓慢的状态,其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有观点认为,当时我国卖方市场的状况起了主要作用。也有观点认为,在物流领域,我国传统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旧观念起了很大作用,由于进行物流运作有可能获利,自然不愿意让第三方物流来分享利益。同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在政策导向方面推祟并倡导企业“做大”,如此长期推行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大而全”的产业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企业什么都要去做,一般老百姓也不能免俗。而这必然会影响到生产活动向上向下延伸的物流,如此一来就导致了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强势的局面,而这两类物流大多是资产型的,其资产也是属于生产企业的,因此当时的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大多以企业资产为后盾,属于资产型物流。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早已有之,从运作方式来看,大家所熟悉的邮政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交通和储运领域的货物托运、托储也有第三方物流的部分内涵。如果分类陈述的话,这些都应属于资产型第三方物流,只是社会上并没有将之冠以第三方物流的名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一些传统行业的垄断,其中也涉及邮政领域,产生了快递这种新的业态。快递是一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其出现后很快就形成了气候,这是邮政行业破除垄断的结果。这样一来,第三方物流领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独立业态,即快递。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快递是邮政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行业。我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很少按照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去打造生产领域之外的产业,结果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快递企业一经出现,便得以非常快速的发展,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从数量上看快递企业已经超过万家。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几乎全部都是中小型企业,很少有能够在国际上运行并参与国际竞争的专门从事全程运作的大型现代化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状况说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不高的另外一个表现是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占比较低。发展水平较高的日本等国第三方物流的占比己经达到30%以上,而我国的这个比率仅为10%左右,这是一个能够说明问题的新数据。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了解和信任,更缺乏依赖,因而采用比率不高。上述数据表明,在我国社会物流领域,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仍然是主体,第三方物流尽管已有可观的增长,但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大的气候。


  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赢利水平不高,很难吸引强势大资本进入。这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初始阶段的定位有关,当时第三方物流主要提供辅助性、补充性的低层次物流,比如传统的配送、运输、储存等,很少进行附加价值较高的物流运作,比如辅助性生产加工、流通加工、减损包装、装潢包装等增值性服务。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赢利水平较低属于正常现象,对此不必过分担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总体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第三方物流的微利状态应当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面对现实,从开拓第三方物流市场和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入手应对低赢利局面,即降低运作和管理成本,减少货物损耗,缩短物流时间,创新技术与设备等,进而解决第三方物流业绩不佳、赢利困难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的观念问题,经营理念落后也是导致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导致经营理念落后,即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当然,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由于我国经济建设是从“一穷二白”起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我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很大,而供给却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结果养成了等客上门的习惯,即使有了客户也只能提供一般水平的简单服务,很难提供高水平的增值服务,如流通加工、特殊包装等,才最终导致了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


  作者:王之泰



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践(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简析物流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