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广西蔗糖城镇运销网络探析(8)
2012-09-01 23:47
四、结语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城镇蔗糖商业网络的运营和发展,是以广东等外省商人为网络经营主体的。蔗糖网络的运营宣示了明显的趋东流向的轨迹,彰显了两广蔗糖业发展的一脉相承以及两省之间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展望新世纪广西蔗糖业的发展,特别是蔗糖流通网络的构建和运营,应该从沿边、沿海、多民族聚居和市场流通规律出发,从构筑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泛珠三角经济文化合作区域的战略出发,遵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流通规律的、灵活、畅通、高效,多渠道、多层次的蔗糖流通网络,自觉融入西江水系经济贸易圈。依托广东和周边经济发达省区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广西经济融入泛珠三角经济文化合作区域的步伐,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注释:
①覃乃昌.蔗,糖考——兼论壮侗语民族对我国蔗糖业的贡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3).
②政协贵港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贵港市文史资料[Z].1992,(18):135.
③(清)黎申产辑.宁明州志[Z].市集,清光绪九年原刊,民国59年重印本.
④平甫县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编印.平南县志资料丛稿[Z].经济专辑,1985,(15).
⑤民国郑湘畴纂修.平南县鉴[Z].建设.商业概况,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198).
⑥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编印.广西经济建设手册[Z].1947:65.
⑦恭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恭城县志[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61—162,215—216.
⑧政协恭城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恭城文史资料[Z].1988,(3):36—38.
⑨民国李繁滋纂.灵川县志[Z].物产,民国18年石印本.
⑩民国黎启勋纂.阳朔县志[Z].工业·榨糖,民国25年石印本.
[11]民国刘振西等纂.隆安县志[Z].卷四·食货考·经济,民国23年铅印本.
[12]政协忻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忻城文史资料[Z].1995,(3):204—205.
[13]徐炳光.平乐航运客运之发展[J].平乐县文史资料,1995,(6):175—176,
[14]民国张智林纂.平乐县志[Z].卷七·产业.民国29年铅印本.
[15]民国张智林纂.平乐县志[Z].卷七·产业·商业,民国29年铅印本.
[16]民国张智林纂.平乐县志[Z].卷七·商业,民国29年铅印本.
[17]民国张智林纂.平乐县志[Z].卷七·交通,民国29年铅印本.
[18]民国梁崇鼎等纂.贵县志[Z].农产·糖榨,民国23年铅印本.
[19]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糖业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61.
[20]政协贵港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贵港市文史资料[Z].1992,(18):135.
[21]政协融安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融安文史[Z].1989,(2):61.
[22]民国龙泰任纂.融县志[Z].第三编,政治·实业·商业,民国25年铅印本.
[23]朱柏林.近代洪江城市文化初探[M].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度申请硕士论文:6.
[24]洪江市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Z].北京:三联书店,1994:256.
[25](清)金蓉镜纂辑.靖州乡土志[Z].卷四·商务,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26]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圩镇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0.
[27]黄现?等著.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488—489.
[28]政协宜山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宜山文史[Z].1988,(2):53.
[29]邓国枢主编.可爱的宜山[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1.
[30](清)华本松纂.百色厅志[Z].物产,清光绪十七年刊本.
[31]百色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百色市志[Z].工业门类·制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251.
[32]黄现?等著.壮族通史[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486.
[33]黄方东.旧南宁海关点滴[J].南宁文史资料,1987,(4):92—93.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蔗糖城镇运销网络探析(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