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应用文写作(2)

2012-08-07 15:08

 4.对收到要求回音的电子邮件,要及时给予答复,不要有来无回、石沉大海。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以上礼仪,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四、关于日记写作的几个问题
  1.日记有不同的种类和功能,其侧重点和写作要领自然也会不一样。
  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日记”,真是天天有记,一天不拉。这种日记为“备忘录”式的居多。把一天所经历的主要事情笔录下来,甚至包括天气、宴客、处理公务及自己的行踪等。这种日记坚持下去,10年、20年、30年,就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我们完全可以从琐碎的杂事记忆中,探寻到作者的思想轨迹、内心世界、情感爱憎、审美趣味、人格情操等,甚至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节奏和生活的底蕴。
  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报道:有一个摄影师。每天在同一桌子前为自己的孩子拍一张照,十几年如一日未曾中断。这些底片成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我们从中可以形象而具体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以及其中所包容的极为丰富的信息。每天坚持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起价值是一样的。
  2.有的是“随感式” 日记。它是作者随感而发所做的记录,并非天天去写。它可以培养思想的敏感性,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透视力。它可以记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3.有的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如日记式小说等。它已经同日记的最初涵义相距甚远了。它可能带有作者经历的某种痕迹,但主要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体裁类型和结构方式。
五、关于自传写作的几个注意问题
  关于自传的写作,教材上强调了三点:即真实、完整、突出重点。这对应用性的自传和中长篇自传来说,都是适用的。
  真实,就是要符合人物的历史面貌,不能进行艺术的虚构,否则人物就会被扭曲和变形。过去我们的英雄自传和领袖人物的自传,往往让人用仰视的的角度去看他们,他们似乎是神,离我们十分遥远。如果不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就不会具有感人的真实感。比如数学家陈景润,我们如果只知道他在攻克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但如果还能了解到他的生活中另外一些花絮,这个人物是可以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如他在武汉疗养时,穿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表现了陈景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了数学研究上,而在生活方面的知识几乎像一个孩子。这种献身科学的执著精神,令人可叹。
  完整,则是相对的。它主要是强调传主的主要侧面和基本阶段的经历不可或缺,从而使传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突出重点。这里须补充几句。它的含义不仅仅体现在重大环节和事件的叙述上,更重要的还是要凸现人物在重大事件和环节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脉络。可以说这应该上是自传的隐脉,是自传文体的内部张力和驱动力。同时还要写出传主的独特个性来。写出传主不同于其他人的“这一个”的专长和特点。如教材中鲁迅《自传》中写家境的败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以及自己如何弃医学文的重大人生转折,从而造成了鲁迅独特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经历和体验的自传,才能给人以艺术上的强烈感染。
六、关于求职书写作的几个问题
  求职书是现代社会使用日益频繁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如大学生毕业的求职、下岗职员和工人的二度求职等。它的写作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求职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写好求职书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要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专业所长和个性潜力。专业所长要充分说透,,个性潜力要挖掘充分,要显示出自己勃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有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介绍,不要文不对题、游离目标。行文用词也须简洁扼要、措辞得体、不亢不卑、诚挚谦虚。文面也须大方美观、赏心悦目。因为,求职书就是你人格水平的直接显示。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看其文就如见其人。可见,求职书要精心制作,下工夫撰写,不可大意,以期达到“先声夺人”或确切地说是“先文夺人”的效果。
七、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及基本特征
  关于演讲稿的文体范畴,教材上采用的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即它是“用作口头发表的演讲文稿”。是“介于议论文体与应用文体之间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样式”。这种理解是比较恰当的。现在社会上或有的教材上把演讲稿作为公开场合发表言辞的一种文体。什么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报告、会议致辞等,都视作演讲稿,那么“演讲稿”这个名称就会只剩下一些泛泛的特征,而文体的个性就会削弱。
  真正的演讲稿应该像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是一种带有一定政治鼓动性的演说文稿。而且作为演讲的预备文稿,在实际讲演中由于受强烈情感的作用,常常会改变原先撰写的文辞,而迸发出料想不到的话语。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还保留着一篇原先撰写的文辞。两篇文章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原先的文稿与演讲的实际话语就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一个明证。
  演讲稿的写作要处理好事、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演讲稿常常是就事论理,因事缘情。经常是有事发端,情理随后。演讲稿是以事为因缘,以情来增强其感染力,以理服人为最终目的。这三者的有机配合,会使一篇演讲稿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八、关于调查报告与总结的文体异同点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异同点,教材上已经说了不少,这里再明确强调几点:
  1.两者指导的范围大小不同。两者虽然都是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用于指导下阶段的工作实践,但调查报告常常是以点带面,是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常常在报纸上进行发表。而总结则是指导本单位这个“点”的下一阶段的工作,一般不会公开发表。
  2.两者的文体性质也有差异。虽然两者都属于应用文范畴,但调查报告同时又属于新闻体裁,具有一定的新闻时效性。而总结则是一种带有议论性的应用文。
  3.两者的作者不同。总结常常是本单位负责人或个人来撰写,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而调查报告则由上级部门人员与本单位成员联合共同撰写,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叙述。

日常应用文写作(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说明类文体写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